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全長900米的黃山中路(九華中路—倉津路)附近有學校、公園、居民住宅小區,車流量人流量都很大,是鏡湖區的主要道路之一。自去年12月中旬,該段路開始拓寬改造和雨污分流工程后,進展情況受到很多市民的關注。為此,記者昨日進行了現場走訪。 市民應老先生家住徽商春天小區,幾乎每天,他都要在經過黃山中路到附近九蓮塘公園散步或是在黃山中路乘坐公交出行。“可自從改造后,我們出行就不方便多了,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乘坐公交也有隱患,這樣都半年多了。”應老先生向記者坦言,城市建設不可避免,他很贊成,就是希望施工時能保證安全,同時加快進度,爭取早日完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正在圍擋施工的是原北側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余下的四車道已用護欄隔離出約2.5米寬的道路供非機動車道、行人通行,剩余三車道由東向西單向通行。因為道路改造,北側薈萃中學公交站牌只能臨時設置在圍擋邊,行人在人非混行車道等候公交,需要注意隱患。“道路改造受限沒辦法,平時我們會安排人員加強安全引導,避免交通隱患。”施工方安徽省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加緊施工,目前開槽埋管的雨污分流工程已經結束,不過,因受前期疫情和復雜管線遷改影響,工期有所影響延遲。初步預計正在進行的北側道路施工到9月完成可通行,隨后將進入到第二階段南側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封閉維修施工,預計整個工期到今年年底結束。 記者了解到,為保留現狀道路和兩側行道樹,黃山中路(九華中路—倉津路)道路改造方案主要為向北單側拓寬,北半幅現狀道路破除新建拓寬并進行雨污分流,南半幅主要以維修為主。完全拓寬改造之后,原來種有高大香樟樹的北側機非分隔帶將作為改造后的中央分隔帶,并對中間不連續段進行整合,補齊綠化。道路行車方向由西向東為四個車道,由東向西行車方向為三個車道,實現道路七車道通行。道路施工堵在一時,利在往后,屆時,寬敞的黃山中路將更方便大家交通出行,配套的雨污分流工程將有效收集該路段兩側居民及商業污水,生活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