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蕪湖公路客運企業看來,雖然現在“四面楚歌”,但這并不意味著客運市場已經“走到頭”。公路客運的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但只要找準定位,道路客運仍大有可為。未來,蕪湖汽車站將細分市場,與高鐵差異化競爭,而涉外旅游公司,則選擇為客運插上“互聯網+”翅膀。通過一系列舉措,蕪湖公路客運期待“涅槃重生”。
時代倒逼汽車站“跨界”轉型
2017年,蕪湖汽車站開始“跨界”經營土特產。在雞年春節后,針對蕪湖市場確定了第一批特產目錄,開始采購。產品包裝后,放在該站的售票大廳銷售。2月下旬,他們的“微店”上線,借助微信平臺擴大銷售。并成立5個人的團隊,專門負責特產的進一步開發。
蕪湖汽車站副站長蔣文告訴記者,如今,“汽車站牌特產”已經開發了土雞蛋、鍋巴、茶干,橙子、獼猴桃、茶葉等百余種,且同種產品也有不同品牌可以選擇。汽車站將“行”和“食”的結合,是資源整合,發揮優勢。未來,他們還會擴大銷售,不斷精選產品,甚至不排除設立汽車站的形象店,給市民提供全國各地的優質水果和特產。
蔣文表示,如今,集散中心為各地游客提供“一站式”的車票、門票、住宿餐飲等配套服務,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價格優惠。同時,蕪湖汽車站還以社交服務、旅游服務為定位,逐步撬動大學生“周末游”市場。
旅游包車“定制服務”謀逆襲
除了汽車站,蕪湖運泰涉外旅游公司也從事公路客運。該公司總經理王銳介紹,為了應對沖擊,他們也嘗試變革創新,一方面開展旅游包車,另一方面與運游服務多重渠道經營的“產品式”服務相結合,不斷突破客運空間擠壓、尋求行業轉型突破的出路。
“考慮到高鐵的影響,我們開始將車頭向下,力圖占領城鄉市場。同時,開通校園直通車,為高校學生提供上門服務。”王銳告訴記者,此時,公司也開始發力定制服務,開通旅游景點專線、大型市場專線。從線上、線下等多渠道輸送旅客,從而滿足公眾差異化、多樣化、定制化運輸服務需求,提升運輸企業效益。
公司的系列舉措,也讓該公司嘗到了甜頭。端午小長假,蕪湖汽車站調運該公司加班車22車臺次,累計發送人數約1029人;旅游包車50車臺次,人數約2154人。“因為今年端午恰逢高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市民的出游熱情。”王銳表示,根據該公司的統計數據,無論是春節、五一還是國慶節,旅游包車服務,都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與道路客運整體下行形成鮮明對比。
細分市場與高鐵差異化競爭
明年,市民期待已久的商合杭高鐵即將通車,商合杭高鐵將連接規劃中的雄商高鐵,蕪湖將成為京津冀地區沿雄商、商合杭高鐵南下過長江、進入長三角的重要門戶,蕪湖市民高鐵出行將更加暢通。對客運企業來說,不尋求出路,可能就會被拍死在沙灘上。
蔣文表示,蕪湖汽車站會積極構建互聯互通網,提高客運業務協同效應是公路客運轉型的重要思路。主動對接長三角,打造區域客運一體化的有益嘗試,也是蕪湖汽車站一直努力的方向。長三角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公路旅游客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是一個可以實現共贏、多贏的經濟圈”。蕪湖公路客運企業將以開通迪士尼旅游專線為起點,整合客運資源,具體到班線資源、小件快運、聯網售票、網上結算等各方面都有望實現信息共享、高效配置,開辟新的客運市場。
為客運插上“互聯網+”翅膀
對于運泰涉外來說,行業云化之后,他們將致力于提供個性化產品服務:即實現路線定制功能。“未來運輸行業趨勢必然是航空、鐵路、公路聯合發展區域互補的整體格局,不斷改進服務增設需求產品,才能適應市場,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在總經理王銳看來,隨著航空、高鐵大眾化的不斷推進,旅游客運企業只有打破傳統經營模式,充分發揮自由包車定制服務的優勢,強化經營責任意識和市場服務意識,全力打造定制客運,網約運營,運游融合發展新業態,才能實現客運經營的轉型突破。
面對市場競爭和旅客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結合目前“互聯網+”的創新趨勢,開展“互聯網+定制客運”的模式也是下階段他們公司適應市場的突破口,“我們需要根據旅客的需求和出行體驗,來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如開發旅游班線、景點流水班線、周末節假日班線、自助旅游班線、團體旅游包車等,與高鐵銜接或便于中轉的汽車站,從而實現一站式服務。”王銳表示,傳統的運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代旅客的需求,“運游結合”是道路客運及旅游要素相融合的一種新興產業,交通加旅游的融合發展,加快傳統道路客運業轉型升級,提升旅游運輸業服務水平是他們一項重要的工作。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