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00619145901.jpg (79.17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9 14:59 上傳
▲河濱小學校門口照片。圖片來自新京報
繆可馨墜亡事件余波未平,漣漪又起。
近日,涉事老師袁某曾教過的數名學生,在微博上發文舉報其師德師風存在問題。其中有學生實名舉報稱,他曾被袁某某“叫到辦公室脫下褲子抽打,還曾被水潑臉上”。還有學生稱,“她心情不好就扇臉”。
“脫褲子抽打”“水潑臉上”“扇臉”……“往屆學生”這些線索若屬實,那這跟聯合調查組曾公布的“袁某曾掌摑繆可馨”結合,可以勾描出“一個喜歡體罰學生的教師”形象。
就算這些仍待查證,僅憑調查組“蓋章”認定的袁某打罵學生、違規補課、收紅包等情節,就足以讓人質疑:這么個德行有虧者,是怎么成為“優秀教師”的?
更進一步追問:為什么調查組通報里能提及與核心事實無關的繆可馨“作文抄襲網絡”,卻對袁某體罰學生等違規問題寥寥幾句話帶過?當地調查組“因考慮袁某心理狀況暫未啟動對其的當面調查”,確定不是對其過于庇護?
校長回應常州小學生墜亡:老師業務能力強學生成績優秀 未聽說二人不和。
“優秀教師”應該是這樣的嗎?
這次事件,直接將袁某推上了風口浪尖。
耐人尋味的是,袁某是家長、同事眼中的“優秀教師”,以至于繆可馨死后,還有人用點贊來表達對她的支持。
該校校長就對媒體表示,袁老師業務能力很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教研活動比賽,還被評為常州市學科帶頭人。“她還獲得過常州市十佳輔導員稱號,總地來說非常優秀。”
微信圖片_20200619145907.jpg (111.77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9 14:59 上傳
▲袁某的個人介紹。資料圖
可就是這么個“優秀教師”,現在卻被扒出另一面
在繆可馨事件發生后,有些自稱做過袁某學生的網友表示,袁某曾經當眾體罰、羞辱過自己,這些體罰包括被叫上臺扇耳光、用練習冊打臉以及揪眼皮等。
常州小學生墜樓事件最新進展:教育局調查班主任收紅包、校外補課等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學生算是“秋后算賬”式爆料。這些舉報是否屬實,仍需查究。只不過,多名學生站出來,情節還有些交叉佐證之處,其中還有人實名舉報,這很難不讓人產生寧信其有的傾向。
袁某有沒打過這些學生,還需要“翻舊賬”。但她打過現在的學生,包括繆可馨,這已經得到證實。不只是體罰學生,袁某還曾辦作文補習班、收家長紅包。
這些違規現象跟“優秀教師”的形象,顯然判若霄壤。
現在看,繆可馨之死到底跟袁某有多大關系,從當地調查組披露的情況看,確實還沒法直接下定論。調查組方面還原的她墜樓前“最后一課”,展示的也只是她死前那很短的時間內的遭遇與狀態。
但一個孩子赴死,未必就是臨時起意,也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壓在了“不堪重負的駱駝”身上。
袁某之前對繆可馨的掌摑,對她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這類心理陰影會不會跟其他因素疊加,比如跟老師兩次要求自己刪改、重寫文章的壓力疊在一起,繼而讓她產生失望情緒?這些只能謹慎存疑,但這種存疑不全是沒理由的。
這些疑問,未必能指證袁某與繆可馨之死的關聯,卻可以指向一個問題:袁某真的當得起“優秀教師”這四個字嗎?
當地調查組太“護著”袁某了
袁某暴露出了這么多問題,她在繆可馨墜亡事件中又充當了什么角色,本該一查到底。
可公眾看到的,卻是當地調查組對袁某的“過于保護”。
首先,調查組披露于6月12日官方通報的內容,對涉事教師經常性辱罵、體罰學生等違規行為只字未提。簡單幾句帶過,說已經發現了袁某有體罰學生的事實。這難免讓人懷疑,調查組是否進行了如通報所說的“全面調查取證”。
微信圖片_20200619145916.jpg (312.04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19 14:59 上傳
▲事發后,涉事教師袁某向聯合調查組做出的情況說明。圖片來自新京報
其次,調查組起初的通報中,在傳達出“未發現辱罵、毆打”“袁老師非常優秀”等意思的同時,還援引袁某的單方說法——“修改符號是學生自己劃的”(這點也遭到繆可馨家屬質疑)。更有甚者,專門提到繆可馨作文是抄的。
繆可馨的文章觀點,的確被某些網友扒出,跟某答問平臺的一段話高度近似。問題是,抄襲與否,不是繆可馨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所在,跟悲劇的發生似乎也沒有直接關聯。
作為復盤悲劇發生經過的通報,特意提及與核心事實無關的“孩子抄襲論”,卻不怎么提袁某的違規違紀問題,到后來披露時才提及少許這方面的情況,這很難不讓人起疑。
如今,數名學生齊聲舉報袁某曾虐打學生,這顯然需要進一步調查。
除此之外,據調查組有關人員稱,袁某目前暫停教學,因“考慮其心理狀況暫未啟動對其的當面調查”。這也讓人錯愕:袁某本是該事件的重要當事人,還有可能是過失方,為了保護袁某心理不受影響,就不進行“當面調查”了?
迄今為止,當地通報都很難為繆可馨之死找到清晰原因,這點或許確有無奈——繆可馨墜樓,意味著有些東西可能再難還原,但就算調查組在這方面是盡力了,作為教育部門在防止惡師禍害學生方面又盡了多少力呢?
還有,在他們有心情關注孩子的作文抄襲時,又有多少精力投入到了關注老師打罵孩子、違規辦班等嚴重有悖于“優秀教師”品行的行為上?
來源:新京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