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蕪湖作為創新之城,一代代教育人發揚開放、包容、創新、務實的城市精神,敢闖敢試,誨人不倦。
蕪湖市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基本形成“基礎教育高質量、職業教育高水平、高等教育有特色、終身教育有成效”的事業發展格局。
先后被列為全國新課程改革試驗區、全國社區教育試驗區、全國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城市……
圖片1.png (1.2 M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蕪湖城市景觀)
近年來,圍繞打造宜學城市、教育名城 ,蕪湖市進一步加大新校園建設力度,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促進優質高校資源和地方的深度合作,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努力滿足老百姓對“上好學”的需求。幾年來,一座座學校拔地而起,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不僅變多了,也變好了。
更加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
2019年,蕪湖一中教育集團開辦中江小學,
微信圖片_20200529090301.png (322.21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中江小學)
綠影小學教育集團開辦綠影小學華強校區,
安師大教育集團開辦的安師大附小文昌西路校區……
2020-2022年,蕪湖市將加快推進鏡湖區、鳩江區、弋江區18所新建學校建設,其中含鏡湖區大慶路小學、東方龍城配套小學、北塘小學改擴建、赭山小學改擴建、鏡湖小學汀棠校區改擴建。鳩江區蕪湖市中江小學、恒大北小學、中梁國賓府小學、汀塘ABC地塊配套九年一貫制學校、蕪湖院子小學、蕪湖院子初中。弋江區原新興鑄管廠配套學校(中御公館)、愛國九年制學校改擴建(延安小學)、利民路小學改擴建(花津校區)、元畝塘小學等。
為了提升新建學校的辦學質量,蕪湖市鼓勵和支持跨區域(跨層級)集團化辦學,以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期盼。
圖片3.png (1.35 M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中江小學的課堂上)
截至2019年底,已成立優質學校(含幼兒園)教育集團43個,優質學校辦分校109個,2019年新增蕪湖一中等8個教育集團。蕪湖市還積極促進優質高校資源和地方的深度合作,合作建設北師大蕪湖附校、華師大蕪湖外國語學校等。市政府與海亮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合作學校入駐江北集中區,以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集中區產城融合。
根據《蕪湖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布局規劃》(2019-2030年),到2030年蕪湖市中心城區規劃保留現狀完全小學92所,改擴建小學19所,規劃新建完全小學87所;保留現狀初中55所,改擴建初中4所,規劃新建初中42所。
打造高等教育的集聚中心
目前,蕪湖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
圖片4.png (1.33 M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法國文化交流團走進蕪湖師范學校)
安師大、安工程、皖醫三強的名氣不用多說。
近年來,蕪湖市屬“小兄弟”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異軍突起。
2019年底,進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學校全國50家,全省僅此一家。
“雙高計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亦是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
進入學校堪稱高職界的“愛馬仕”。
還有一批高等學校正款款走來……
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建設正酣,
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將在江北新區破土重建。
5月16日,5月18日,安徽揚子職業技術學院二期建設項目、安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分別在三山區、蕪湖航空產業園開工,這預示著蕪湖將誕生一所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以及一所立志申報為我省第一所本科職業院校的安徽揚子職業技術大學。
更高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
此前學前教育一直存在短板,老百姓反映入園難,入公辦園更難,今年這一問題有望得到緩解。
圖片5.png (1.1 M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琴韻教育集團的戲曲課堂)
《蕪湖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要求,
凡新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一律舉辦為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今年內,公辦園在園幼兒數提高到50%。
據蕪湖市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
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130所公辦園,較2010年增加了113所,其中2019年共有22所新建公辦園建成并開園,新增5190個公辦學位。全市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學率達94.2%,普惠園覆蓋率達83.7%,公辦園學位數比例達到45.7%,正向50%目標邁進。
到今年秋季學期,全市預計還將有33所新建、改擴建公辦園投入使用。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師資隊伍是推動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關鍵。
蕪湖市立足“三名工程”,使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有通道”。
截至目前,創建了42個“名校長(園長)工作室”、39個“名師工作室”、34個“名班主任工作室”,帶動教師隊伍“共同體”般專業成長。
微信圖片_20200529090536.png (333.01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9 09:10 上傳
(蕪湖市第二中學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宏法老師與青年教師研討教學)
每個“三名”工作室有5-8名研修人員,百余個“三名”人才工作室通過名家引領、專題論壇、名校掛職、在崗研修、區域交流等形式,發揮主持人的指導、示范、引領、輻射和“孵化器”作用,培養造就了800余名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以及教育管理干部,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新老銜接、梯次合理、能適應教育改革和新形勢下發展需要的骨干教育隊伍。
開辟綠色通道,在嚴把教師入口關的前提下,積極引進優秀人才。組織學校赴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6所教育部直屬985、211師范類院校和揚州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開展“校園招聘”,公開招聘本科及以上學歷相關專業應屆畢業生,近3年通過綠色通道等形式共招聘引進34名優秀人才。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教育更優質更均衡更公平,未來,蕪湖將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現代教育名城。
文字王俊、照片鄭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