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圖_20200523182338.png (27.48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3 18:25 上傳
依戀理論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首先提出,后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咨詢領域:孩子與ta的照顧者之間的親密關系和安全感對孩子成年后的安全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之后,不同的心理學家們進一步完善了依戀理論,并都大致認同,童年早期的依戀模式是預測成年后的親密關系依戀模型的重要因素。
成人的依戀類型大致被分為四類,確切的分類術語可能會有所不同,簡單地介紹如下:
1/安全型:
“我相信和人建立關系,得到愛和回應,是很容易的?!?br />
2/焦慮型:
“我想和人在情感上親密,但我持續擔心他們不想和我在一起。”
3/回避型:
“我不希望依賴別人,也不希望別人依賴我。”
4/恐懼型:
“我想靠近別人,但持續擔心如果我會受傷。”
后三種會被歸屬于一個被“不安全依戀”的大類中,也是親密關系咨詢中最容易遇到的咨詢者,因為他們的親密關系正遭受著不安全依戀的負面影響。盡管很多人都會以宿命論的心態來看待依戀類型,正如當我們討論到原生家庭的其他問題一樣——人們可能會傾向于停留在孩童期無能為力的視角,但這并不是一個宿命的問題,依戀類型由經歷中塑造,也在不停地被經歷所改變,甚至在你接觸到知識之前,你可能已經在改變了。
所以,如果你確實覺得自己想改變的話,你應該試試。
640.webp.jpg (41.97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3 18:25 上傳
以下介紹五種自助由不安全依戀向安全依戀改變的方法:
1/通過學習依戀理論來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
通過維基百科、學術論文、專業科普文章、書籍等,你能夠了解到依戀理論的更多知識。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擺脫無知憤怒的苦痛,當你了解到問題的根源,了解到你能夠做什么,你會更有動力和能力改變自己的處境。
2/考慮找一個擅長依戀理論的優秀心理咨詢師。
確定選擇前可以確認一下你青睞的咨詢師是否曾經治療過相同經歷的病人或客戶,有沒有成功使不安全依戀改變成安全依戀的案例。
3/尋找具有安全依戀型的合作伙伴。
雖然我們很容易在社交網站上看到很多不安全依戀的人,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愿意在媒體上表達。大約50%的成年人屬于安全型依戀——找到一個安全依戀的伴侶可能比我們想象中要稍微容易一點(當然,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從來不太容易)。而一旦你找到,安全依戀的伴侶能帶給你的療愈作用是巨大的,他們通??梢砸龑愀惺苌畹姆e極面,使你對親密關系有信心和安全感,這種時刻圍繞你周圍的安全感,是對你變得安全最有效的治療。
4/如果你的伴侶也屬于不安全依戀,那就考慮夫妻治療吧。
如果你自己屬于焦慮型依戀關系,而你的另一半是回避型或恐懼型(很常見的組合),你們可能會比較麻煩。你們兩個人都要關注和學習依戀理論,如果條件允許,那么建議你找一個能幫助你們倆在一起改善的夫妻治療師。
5/模仿與練習。
如果有什么事是你從未做過的,你學會它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模仿。你不習慣和別人親近?你不會靠在愛人的枕邊說話?你不懂如何表達愛?你不懂怎樣使自己感覺安全?試著去模仿他人怎么做的,哪怕你最開始并不出自真心和自愿,在反復的練習,把這些變成你們的日常之后,你會自然地發現,你有了更多信心和安全感。邁出第一步很重要,即使這意味著你要從對著毛絨玩具說話開始。
微信截圖_20200523182602.png (257.46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3 18:27 上傳
提升個人的安全感,不僅可以使親密關系更充實、深刻、有意義,也能輻射到周圍即使不那么親近的人。研究表明,提升(或開啟)一個人的安全感都會使人們總體上更加慷慨和富有同情心——“建立依戀安全感,無論是在一個人的長期關系上,還是在下意識的行為中,都增加了利他的可能性?!?br />
對于那些想從不安全依戀轉向安全依戀的人來說,這個過程可能就像學騎自行車,學的時候你可能要吃一點苦頭,而一旦你學會了它,你就自然地擁有了它,你不會每次坐在座椅上還需要思考,下一步是你該做什么,它變成你不再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技能。你的安全感、信心也不再需要靠別人給予才能感覺到。
來源:女王C-cu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