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又要新開一條小吃街啦,就在即將建成的蕪湖古城!
微信圖片_20200307110444.jpg (220.98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26 上傳
蕪湖城隍廟曾是蕪湖飲食文化的集中地;小吃既有蕪湖地方特色,又兼顧南北風(fēng)味,餛飩、面條、糍粑、蒸飯和各式葷素小吃應(yīng)有盡有。
微信圖片_20200307101620.jpg (31.35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00307101624.jpg (29.59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2 上傳
為復(fù)興蕪湖城隍廟美食云集,人流涌動的昔日盛況,古城在城隍廟旁規(guī)劃了小吃街,歷時三年,千呼萬喚始出來。
微信圖片_20200307101628.jpg (39.89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00307101630.jpg (66.09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2 上傳
古城小吃街究竟在哪、招募哪些小吃、建筑長什么樣子呢?
微信圖片_20200307110432.jpg (182.35 KB, 下載次數(shù):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4 上傳
蕪湖古城小吃街希望匯聚蕪湖地道小吃,打造蕪湖小吃的新地標(biāo)。因此在小吃街位置的規(guī)劃上,選擇了古城中軸線。
微信圖片_20200307111456.jpg (185.93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13 上傳
東臨北大街——古城南北向主干道
西靠衙署——古城制高點
南依城隍廟——古城主動線交匯處
北接公署路——緊鄰縣公署駐地
666.jpg (124.68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2 上傳
眾多保留建筑與歷史街道圍繞烘托,奠定其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與唯一性。
小吃街的品類對于其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以蕪湖在地文化為精神內(nèi)涵,以蕪湖人的口味為標(biāo)桿,從而形成蕪湖人民的集體認(rèn)同。因此古城小吃街要求一店一品類,保證品類的豐富性和可選性。同時在種類選擇上,地道老蕪湖小吃是必要構(gòu)成,梅花糕、腰子餅、紅皮鴨子、平鍋炒面、渣肉蒸飯等。
微信圖片_20200307110511.jpg (79.12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5 上傳
除此之外,如今蕪湖人喜愛的味道,麻辣燙、老鴨湯、炒面炒飯也絕不會缺席!
微信圖片_20200307110516.jpg (83.16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5 上傳
作為西風(fēng)皖韻的代表城市,蕪湖古城建筑風(fēng)貌中西合璧。因此小吃街的建筑風(fēng)格也以徽派與民國相互碰撞,立面形式十分豐富,開門形式包括折疊門、平開門等不同款式。
微信圖片_20200307113138.jpg (111.14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31 上傳
門頭則使用觀音兜、徽派飛檐、民國圓門等不同表現(xiàn)手法,每家店鋪都各不相同。
微信圖片_20200307112738.jpg (191.32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26 上傳
小吃街從西至東共三條街區(qū),分別在北側(cè)和南側(cè)規(guī)劃兩處集中就餐區(qū),集中就餐區(qū)的遮擋設(shè)計采用PC覆膜,不僅在造型上別具一格,更是解決了排水的技術(shù)問題。南側(cè)緊挨櫻花大道,接地氣且不落俗套。
微信圖片_20200307110457.jpg (193 KB, 下載次數(shù):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3-7 11:05 上傳
小吃街力圖將所有的文化內(nèi)涵與街區(qū)融為一體,不僅是吃的舒心,更要吃得自信,成為蕪湖人自己日常閑逛的地方、外地游客慕名而來時的必選之地,成為蕪湖人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地標(biāo)!
你期待哪些美食入駐?
本文不作為廣告邀約
綜合來源:蕪湖古城官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