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壞事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小時候常聽的一句話如今成了現實。
今天下午,一名母親帶著女兒氣沖沖的來到值班室,進門就說“這小孩我不要了,請你們把她抓起來吧!”
民警詢問后得知,小女孩在學校經常“拿”同學的東西,家里人怎么管教都不起作用,無奈之下便想把孩子拉到派出所教育教育。
面對嚇的語無倫次的小女孩,民警一時也沒了招,只好待安撫好小女孩的情緒,再認真的告訴她:偷東西是不對的,是犯法的,吧啦吧啦……
微信圖片_20191219092914.jpg (103.6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9 09:2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219092922.jpg (113.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9 09:27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219092925.jpg (102.6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9 09:27 上傳
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父母怎么做?
1.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么要偷拿錢或者東西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表示:孩子的問題行為,常常是在向父母表達什么。
偷,也是如此。
表面看,它是孩子一種錯誤的行為,實際上都藏著孩子的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有的孩子是因為渴望,有的孩子是因為好奇好玩,還有的孩子是因為得手的成就感.......
總之,孩子偷東西偷錢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必須了解這一點,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是為了買喜歡的玩具而偷錢,父母可以適當地給些零花錢,并且告訴孩子: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但不能靠偷拿父母錢來解決,你可以將零花錢慢慢存起來或者自己賺取零花錢。
了解孩子偷的原因,我們才有可能杜絕這樣的行為再次發生。
2.保持冷靜,重點讓孩子認識錯誤并彌補
我在新聞里看到過一個9歲的孩子,為了打游戲,偷了奶奶的2000元。
孩子媽媽剛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氣得想揍他一頓,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她選擇讓孩子親自去想辦法把這2000塊錢掙回來。
于是,這個九歲的小男孩就利用空余時間收廢品賺錢。孩子說:“教訓很深刻,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多么睿智的媽媽。
孩子做了一件錯事,可能你會大發脾氣,歇斯底里,但實際上這對孩子意識到錯誤一點作用都沒有,告訴孩子怎么做是對的,陪著孩子一起去道歉、挽回才是最重要的。
3.做好金錢教育;強調物權意識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父母的最容易忽略的教育是:性、金錢和死亡,只要談及其中之一,大家要么諱莫如深,要么覺得沒有必要,避而不談。
其實,我們有必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明白錢是通過努力勞動得來的。從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零花錢開始,我們就要教他們如何管理金錢、花錢和存錢。
同時,還要幫助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分清“你的”、“我的”,不碰別人的東西,拿別人東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對方同意。
有了這些好習慣,孩子順手牽羊的概率會小很多。
孩子偷東西,聽起來是很嚴重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反轉角度,會發現壞行為的背后,常常是孩子的情感沒有得到滿足。
林青賢《幸福,從接納開始》中有句話寫得特別好:“愛的重量,等級,長度,方向,空間不一樣,態度就會不一樣,相處的方式,結果也就不一樣。”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被愛的孩子。
請相信,有了父母的愛和支持,孩子不會變壞。
來源:淮南查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