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境(天地)的學說。因有風水著作、《青鳥經》影響廣泛,故也有人稱風水為“青囊”和“青鳥”。“風水”最早見于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是有關風水的最早的定義。
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相傳風水的創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起源于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原意是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
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風水盛行于中華文化圈,它是衣食住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有許多與風水相關的文獻被保留下來,由文獻中可知,古代的風水多用作城鎮及村落選址、還有宮殿建設,后來發展至尋找喪葬地形。中華建筑風水研究協會理事高煜翔主張辨證研究風水,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解釋風水現象,它用于占卜其實只是一種心理安慰,雖然其存在一些道理,但是只可用于趨吉避兇,若沒有實際行動一切都是枉然,不可癡迷其中
通俗的講,風水好的地方,居于此處,象征人事興旺,盼望令后代富貴、顯達。嚴格的講,即是符合風水學中“富“和”貴”原則和標準(即所謂“好風水”)的地理位置或環境。
“風水”只是名稱,而非風和水。風水又稱堪輿,或稱卜宅、相宅、圖宅、青烏、青囊、形法、地理、陰陽、山水之術。在中國古代的文義里,“堪”是天道、高處,“輿”是地道、低處。“堪輿”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間,特別是地形高下之間的學問。它是以古代有機論自然觀為基礎,把古代天文、氣候、大地、水文、生態環境等內容引進選擇地址、步建環境的藝術之中風水
術以氣為萬物本源,認為世界是從無(未見氣)到有(氣之始)。氣是本源(一),它分化出陰陽(兩儀),又分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五行),這些物質的盛衰消長都有不可改變的規律(有度而不渝),并且有了禍福(吉兇悔吝),這些禍福都是可以預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