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家家戶戶的餐桌寶。可是吃魚呢,也要吃對部位,如果吃了魚的這些部位,有人說:那可就是等于吃了毒藥!這是真的嗎?
人人都知道魚是一種健康食物,孩子吃了聰明,成人吃了有益心臟。然而,近幾年,因為水體的污染,魚類蓄積重金屬的問題使人們開始重視吃魚的安全性。
魚頭、魚皮到底能不能吃?
a6c28403e0d438a9b888647da1b238ae.jpg (29.08 KB, 下載次數(shù): 3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網(wǎng)帖曝光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較多(視頻截圖)
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近日有檢測機構(gòu),對市場上銷售的鯽魚做了重金屬含量測定,發(fā)現(xiàn)400克的鯽魚, 其魚皮的汞含量比200克以下的上升5倍,魚腦的汞含量竟達20倍以上。也就是說,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
而街坊們則最喜歡吃魚頭。記者在街坊的時候問到,“你覺得魚哪個部位最有營養(yǎng)?”街坊林女士表示:“我覺得是魚頭吧!”
d01bbb6e873ff9985c1434d023a13353.jpg (40.77 KB, 下載次數(shù): 3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df364eec8541a8f296b4b90b2e161e37.jpg (48.56 KB, 下載次數(shù): 2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林女士有個兩歲的兒子,因為覺得魚的營養(yǎng)價值高,她幾乎每天都給孩子做魚吃。和很多市民一樣,林女士偏愛魚頭。“魚頭的話就煲豆腐湯,給小孩子吃!”
4eee3109dbd2c00e30b41fe62c8a6d50.jpg (26.47 KB, 下載次數(shù): 3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汞是怎么跑到魚身上的?
汞是怎么跑到魚身上的?廣東省職業(yè)病防治院主任醫(yī)師黃建勛表示,“這要從魚的生長環(huán)境說起了,汞是水溶性的,它沉到水里面就在淤泥里蓄積,水里微生物會把汞轉(zhuǎn)成甲基汞。”
b80b936b4eb6ceed305bdc794304073a.jpg (19.41 KB, 下載次數(shù): 3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甲基汞是一種具有神經(jīng)毒性的環(huán)境污染物,這種污染物被池塘里的水生物攝入,當魚吃了這種水生物,那么這種污染物就會被蓄積在魚的身上,尤其是在脂肪多的位置。
d5adcfa51104d5a150ce198959c23466.jpg (43.32 KB, 下載次數(shù): 2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e19c4b029765e48eaf4853d344061227.jpg (24.97 KB, 下載次數(shù): 3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魚腦組織,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脂肪組織;魚皮、皮下組織也是含脂肪很豐富的,避免吃它是明智之舉。”黃建勛表示。
汞攝入多了,后果很嚴重!
如果吃多了魚頭和魚皮,也就是魚身上蓄積汞最多的部位,就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汞太多了,會嚴重侵害神經(jīng)組織,造成語言障礙,肢體失調(diào),運動障礙等等”,黃主任特意強調(diào),孕婦和兒童如果攝入過多的汞,其后果會更嚴重。
b0b73666815301a7df55a84cb372d9b5.jpg (30.31 KB, 下載次數(shù): 2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嬰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神經(jīng)是生長很快的,而且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容易受到侵犯,而且受到侵犯后是不可逆的。孕婦也一樣。”
6823f67439cce8f30bc324af1671876b.jpg (31.27 KB, 下載次數(shù): 3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1 12:50 上傳
可是,有很多小伙伴紛紛提出疑問:那我吃了那么多年的魚頭、魚皮,怎么一丁點事沒有?也有人覺得“他說的貌似很有道理!”吃魚頭、魚皮真的不安全嗎?往下看↓↓↓
一、汞含量若在標準內(nèi),魚頭可以吃
據(jù)華西都市報報道:“魚頭不能再吃了,因為魚頭的汞含量最高!”這種說法在微博上不脛而走,成了網(wǎng)友爭相討論和轉(zhuǎn)發(fā)的熱點話題。記者找到該信息的原始出處南京市疾控中心食品衛(wèi)生科,以及四川省水產(chǎn)專家進行求證。對方均表示,即便是魚頭,檢測出汞含量也在國家限量標準內(nèi),魚頭不能吃的說法并無依據(jù)。
南京市疾控中心食品衛(wèi)生科郭寶福科長。他表示,為了掌握魚體各部位甲基汞的含量情況和規(guī)律,南京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對超市和農(nóng)貿(mào)市場上最常見的鯽魚進行了研究。這個實驗是南京當?shù)啬晨h市的實驗人員為了完成論文所做,目的是為了比較兩種汞含量測量方法。實驗人員在南京一家超市買了幾條鯽魚,分別進行實驗。
“樣本只有幾條鯽魚,沒有大批量的樣本調(diào)查。”郭寶福說,沒想到該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媒體引用后,在網(wǎng)上引起這么大的動靜。其實實驗結(jié)果沒錯,但報道卻讓網(wǎng)友產(chǎn)生了誤解:很多人都認為魚頭不能食用。
“實際上,即便是魚頭的汞含量高于魚籽20倍,也在國家的標準之內(nèi)。”郭寶福解釋說,汞在魚體內(nèi),殘留在魚頭中會比在別的器官中更多。和重金屬鉻殘留在豬“腰子”上更多是一個道理,只要不超標,食用就沒有問題。“魚頭不能吃的說法,更是毫無依據(jù)的。”郭寶福說。(華西都市報)
二、“吃多少”,決定了你的暴露風(fēng)險
不管我們平時吃的魚里面污染物含量有多少,如果不跟我們?nèi)粘5臄z入量結(jié)合在一起,健康風(fēng)險問題都是無從談起的。
不論是在哪個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安全標準中,居民日常攝入量都是制定標準的重要參照。根據(jù)美國環(huán)保署(EPA)的研究,成年人甲基汞的急性致死劑量大約在1~4g上下,而我們國家水產(chǎn)品甲基汞的國家標準是0.5mg/kg,也就是說要達到這個致死劑量,我們一次得吃下至少2000公斤符合國家標準的水產(chǎn)品。
當然僅僅考慮急性毒性顯然是不夠的,慢性毒性的積累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從慢性毒性的角度看,必須把魚體內(nèi)污染物的含量和居民日常攝入量結(jié)合。(科普中國)
怎樣吃魚才最安全?
1、增加食物的多樣性,不偏食。不同食物中汞的含量不同。不偏食不只是保證“營養(yǎng)均衡”,而且可以保證汞及其他污染物有足夠的時間排出體外。鑒于甲基汞的生物富集作用,營養(yǎng)級越高、年齡越大的魚類,其體內(nèi)甲基汞含量越高。所以在購買魚類的時候,盡量選擇非食肉的魚類和體型較小的魚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風(fēng)險。
2、具體應(yīng)掌握以下原則:一是盡量買從江、溪等活水里抓來的魚,整條買回后在清水里養(yǎng)一二天;二是殺魚取頭,一定要除盡魚腮,并將魚鰓部位洗凈;三是最好將魚頭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或簡單煎烤一下,這樣可以減少一部分脂肪,而脂肪最容易藏匿重金屬和農(nóng)藥殘留。切吃魚頭要燉熟透,可分解破壞一些有害化學(xué)物質(zhì),同時殺滅可能藏在魚頭中的寄生蟲。
3、一些河涌、池塘釣上來的魚,最好不要吃,這些魚可能已經(jīng)受到污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