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金融部門聚焦政策、平臺、機制、服務四要素精準發力,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和信息化支撐,助力全市申創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日前,我市順利通過省級公開競爭性評審,成為全省唯一申創示范區成功地市,預計將獲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約3000萬元,用于定向支持地方普惠金融發展。 創新政策體系,培育強勁發展“動力源”。市委市政府圍繞擴大中小微企業信用貸、促進融資擔保盡職免責、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小微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等,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動設立市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統籌資金3000萬元;深化“1%工作法”,大力推廣政銀擔、稅融通、續貸過橋等惠企金融政策。2022年,全市新增政銀擔業務100.7億元,同比增長17.4%;發放稅融通貸款105.7億元,同比增長45.6%;為982戶企業提供續貸過橋資金70.3億元。 搭建合作平臺,構筑銀企互動“集聚地”。深入開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提升行動,引導金融機構全方位摸排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求。2022年,全市金融機構累計向1.3萬戶新型農業主體發放貸款45.6億元,同比增長42.2%。定期召開政采貸業務對接會,形成“聯合宣傳+政策指引+擴面增效”協同效應。積極參與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改革。2022年,全市中小企業通過“銀行+擔保+信用服務機構”模式,獲取信用貸款28.7億元,同比增長23.8%。 健全調度機制,激活激勵約束“指揮棒”。積極改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發展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加大普惠金融工作指標考核比重。突出加強科創領域小微企業融資支持,明確對銀行投放的低利率初創期、成長期科創企業貸款,分別按利息的50%和40%發放補貼。全力拓展供應鏈金融應用場景,建立全市金融重點支持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名錄,指導金融機構深化“再貸款+奇瑞供應鏈”融資綜合服務,成功落地全國首個“再貸款+”供應鏈債權憑證保理融資業務。 強化服務保障,打造權益保護“立體網”。督促金融機構建立專職部門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設立蕪湖銀行業保險業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探索打造“投訴+調解+裁決”一站式服務。持續推進高校聯盟金融素養提升工程,創新開展“走進安徽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直播活動,開放教育基地“云展館”,推行金融知識“云宣傳”。 蕪湖日報記者 呂成 通訊員 周辰珣 張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