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復蘇不斷加速,我市交通人流、物流、車流顯著增加,交通“潮汐”現象日益明顯。記者近日從蕪湖公安交警部門獲悉,我市公安交警部門自我革新、創新機制,以“馬路警務”為基礎,以潮汐規律為指引,點線結合、整體聯動,打造“潮汐警務”通勤潮汐、校園潮汐、堵點潮汐、假日潮汐、違法潮汐、輿情潮汐六大工作模式,進一步提高路面見警率、民警管事率和勤務覆蓋率。 我市地域南北狹長,城北工業組團與城南居住組團之間每日通勤潮汐明顯。交警部門分析研判我市弋江路、九華路、銀湖路等南北通勤主要路段和30余處主要交通路口通行流量,對五一廣場路口、影星路口、赤鑄山路星立方路口、漢爵路口等通勤潮汐明顯的主要路口進行勤務延長,將早晚高峰執勤時間進行潮汐延長,在原有7:30-8:30、17:30-18:30的基礎上根據通行潮汐各延長1小時。 公安交警部門全面梳理分析我市50余所臨街中小學校、幼兒園的上放學時間以及聚集性活動特點,動態調整“護學崗”潮汐勤務部署,按照“一校一策”“一園一策”的標準,設置“護學崗”潮汐時段。同時通過精細化交通組織、強化停車管理、錯峰上下學等措施,緩解學校門口集中接送交通壓力,提升校園周邊交通事故及警情處置效率,維護良好通行秩序。 針對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等路網結構性大流量帶來的節點性擁堵,公安交警部門逐一分析擁堵點位的擁堵成因和致堵潮汐時段,進行排堵保暢。在赤鑄山路立交汀海壹品下匝道口、偉星星立方路口、銀湖路星隆國際路口等節點點位,實行“一點一策”,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堵點潮汐治理,做到堵點不疏,崗點不撤。同時對部分節點進行交通工程性改造。 針對清明、五一、中秋、春節等假日通行規律,公安交警部門圍繞步行街、萬達、八佰伴等大型商圈,方特、古城、雕塑公園等熱門景點,細致制定假日潮汐交通保暢預案,動態布警、統籌指揮。同時加強對G5011蕪合高速、G4211寧蕪高速等六條高速公路與市區道路的銜接管理,制定高地聯動相關預案,一旦發生潮汐擁堵苗頭立即啟動,快速響應、及時恢復。 公安交警部門還針對酒駕、“三超一疲勞”、農村“兩違”等嚴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易發潮汐時段進行精準研判,開展集中整治。瞄準酒駕易發時段,圍繞餐飲夜市、娛樂場所等周邊路段開展專項治理。對高速公路、國省道“三超一疲勞”午間、夜間易發時段與交通公路部門開展聯合整治。在春耕秋收等農村務農季節潮汐開展“兩違”宣教整治。同時突出“情報指導勤務”,提高現場查處精準性和實效性。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同比增幅12.64%。 此外,公安交警部門還建立了“民意熱點分析”工作機制,每周圍繞各類媒體平臺輿情信息形成輿情熱點清單,根據輿情的潮汐起伏、民意導向,建立輿情掛牌督辦機制,實行“熱點掛牌、驗收摘牌、漲潮延牌、落潮摘牌”。自3月份以來,分析各類重點輿情130余條,指導開展違停熱點點位治理18處,電動兩、三輪車集中整治12期,調整信號配時11處,優化標志標線4000余平方米,充分回應群眾對道路交通管理的期待。 蕪湖公安交警部門表示,希望巧用“潮汐警務”模式,堅持安全與暢通并重,強化形勢研判、隱患清理、路面管控、疏堵保暢和宣傳服務等工作,加強全市道路巡邏防控,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保障道路交通環境安全暢通有序。 大江晚報 胡芳 汪俊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