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越秀路,鳳鳴湖南路-長江北路,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瀝青,主要道路,2540,30。原名銀湖北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
52、武夷山路,鳳鳴湖南路-長江北路,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瀝青,主要道路,3127,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原名銀湖南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
53、港灣路,九華北路-長江邊,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主要道路,4098,40。
54、長春路,鳳鳴湖南路-長江北路,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主要道路,1998,30。
55、國光街,浦江路-區支路1號,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一般道路。2000年12月30日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
56、安科街,珠江路-銀湖北路,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一般道路。2000年12月30日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
57、國興街,港灣路-長春路, 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一般道路,2000年12月30日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
58、安順街,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路-裕安路,鳩江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水泥,一般道路。2000年12月30日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
59、冰凍街,吉和南路-北京西路,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540,18。2000年12月30日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
60、申元街,北京西路-中山北路,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588,18。民國初年,因申姓得名。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調整起止點。
61、青山街,沿河路-北京西路,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1140,18。因境內青山得名。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調整起止點。
62、新時代商業街,九華南路-中山南路,弋江區,花崗巖,一般道路,1127,36。此項目建在城南老城區,立項時欣逢新千年,規劃設計的建筑線條流暢、簡約、現代感強,對弋江區乃至整個市區來說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代表工程。同時,又是全部采用市場化方式運作建設的商業街。無論從其建設理念、運作方式、社會關注程度都蘊含新意,寄于新的期望。原暫用名新時代商業街,2005年11月22日市地名委員會會議研究通過命名。
63、中長街,上長街(狀元坊)-中山路,鏡湖區,水泥,一般道路,470,4.3。因此街號稱十里之長,故名。光緒年間建路。民國元年為上、中、下長街,文革期間名“滅資街”,1977年恢復此名。
64、湖濱街,環城西路-上二街,鏡湖區,水泥,一般道路,258,3。1926年因境內北側一湖塘,故名。
65、上二街,環城西路-民生路,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420,12。1895年建路,文革期間更名為反修路,1977年恢復此名。
66、北市街,九華中路建材大廈-渡春路,鏡湖區,水泥,一般道路,270,2.5。因位于舊縣城城北門外一個集市,故名。原名北門街,1954年更名為北市街。
67、中二街,上二街民生路口-中山路,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670,8。清光緒二十年建路,1955年、1965年、1977年修。曾用名二街,民國三年劃上、中、下二街。文革期間統稱反修路。1977年恢復現名。
68、太陽宮,上二街-楊家巷,水泥,87,3。清咸豐年間,一宰相之妹建廟修行,在此奉太陽神,故名。
69、狀元坊,中長街-中二街,鏡湖區,350,3.5。宋朝狀元張孝祥在此建祠立狀元牌坊,故名。
70、柳春園,中二街-鏡湖路,鏡湖區,瀝青,一般道路,129,10。清光緒二十八年,此街處鏡湖堤畔,因有柳樹,故名。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