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湖日報記者 陳旻)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持續組織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質量復核工作,對環評弄虛作假、粗制濫造等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格把好環評文件質量關,不斷提升環評審批服務水平。 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研究制定了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工作方案,聚焦“是否存在四種環評領域典型弄虛作假情形”“是否符合有關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規定”“是否存在基礎資料明顯不實,內容相互抄襲、重大缺陷、遺漏或者虛假,環評結論不正確或者不合理”等編制規范性檢查要素,通過“按比例抽取”“文件材料檢查”等方式,對全區域、全類型、全行業環評文件進行質量復核。 2022年,蕪湖市、縣兩級生態環境審批部門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508個。市局審批科依托全國建設項目環評智慧監管平臺、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統一系統等平臺,結合日常監管掌握的有關情況,采用“隨機抽取+靶向聚焦”的方式抽取復核對象,切實提高復核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全面性。對環評文件編制中存在質量不高、弄虛作假等問題的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失信記分,失信記分情況記入其誠信檔案。同時,責成項目建設單位和環評文件編制單位針對復核問題開展自查整改,防止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2022年度,市局復核發現不符合環評編制質量的編制單位3家,編制主持人4個。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