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我市把司法所建設作為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努力推進司法所建設提檔升級,在工作職能、保障能力、隊伍建設方面持續提升。 三年來,我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百姓評理說事點”建設,積極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建成了“百姓評理說事點”880個,摸排糾紛線索16000余條,直接參與各類調解50000余件。全力打造“老前輩調解室”“董躍進調解室”“王國慶調解室”等15個調解工作室。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71個,將鎮(街道)司法所為依托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打造成面向群眾的主陣地,全面提升直接服務能力。 我市落實“八五”普法規劃,部署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和“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72個村(社區)榮獲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成功培育“法律明白人”7935人。開展針對性的社會適應性幫扶,辦理遠程視頻會見10402件,極大方便了服刑人員親屬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遠程探視。 我市科學設置人民調解室、社區矯正宣告室、心理咨詢室、安置幫教室、檔案室等功能區域。持續加強司法所業務裝備配備工作,配齊配足執法記錄儀、定位管理、車輛等設施設備。通過新建、改建、置換等多種途徑對司法所業務用房進行改擴建,累計投入567.98萬元,業務用房總面積現有14728.91平米,較三年前增加28.2%。 全市基層司法所現有共產黨員212人,與縣市區司法局建立聯合黨支部9個,與鎮(街道)建立聯合黨支部23個。通過內調、外引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選優配強人員,全市司法所現有工作人員412人,較行動前增加174人。 大江晚報 顧婭 歐昌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