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師范大學赭山校區,順著林間山路拾階而上,至山頂的音樂學院附近,一棟白墻灰瓦的徽派建筑映入眼簾,這便是修繕完成的皖江中學堂暨省立五中。
作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被列入今年我市的“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重點項目。日前,工程順利通過省文物局竣工驗收,修繕后的皖江中學堂暨省立五中面貌煥然一新。
在陣陣悅耳音樂聲中,記者看到掩映在濃密樹蔭下的學堂。皖江中學堂總長60余米,寬9米, 建筑總面積1022.45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更顯莊嚴。
1.jpg (80.34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9 08:46 上傳
透過門口鐵柵欄,抬頭可見“皖江中學堂”五個燙金的字。整座建筑磚木結構,梯級三進,四合院式平房。鏤空復古的窗戶、廊下堅實的圓木柱、古典雅致的拱門等,無不透著古色古香的莊重。
2.jpg (190.67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9 08:46 上傳
皖江中學堂
皖江中學堂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的“中江書院”。
1903年,幾經變動的中江學院遷至現在的地址,易名為"皖江中學堂",開蕪湖官辦近代初等教育之先河。
民國三年(1914)改為“省立第五中學”。
3.jpg (318.56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9 08:46 上傳
皖江中學堂與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緊密相關,在近現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嚴復1905年曾擔任皖江中學堂的監督(校長),陳獨秀、陶成章等曾在此任教,培養了一大批人才,被譽為“安徽的北大”。1950年,這里更名為蕪湖市第一中學,不久遷至蕪湖張家山。
4.jpg (341.17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9 08:46 上傳
歲月無聲匆匆過。修繕前,這座百年老建筑櫛風沐雨,卻巍然屹立,斑駁的墻壁上爬滿藤蔓植物,更顯滄桑與厚重。歷史不會被忘卻。這座見證蕪湖教育發展歷程、見證重大歷史事件的老建筑,2019年被列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并于舊址周圍豎起石碑,今年借蕪湖市“百年歷史建筑”復活計劃完成修繕。
★添加下方豆豆微信 了解更多房產信息★
↓↓↓↓↓↓
民生房產豆豆二維碼.jpg (43.3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9 09:02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