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少年】風雨不墜凌云志,赤誠奮進少年心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所有的汗水與拼搏,都化作了青春無悔的勛章。
“人們喜歡追逐繁花似錦的熱鬧,卻少有人在意堅冰上前行的堅毅……”安師大附中高三畢業(yè)班的一位老師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用“光榮的荊棘路”形容高三15班畢業(yè)生陳誠同學的奮斗之路。
微信圖片_20220704112513.jpg (89.68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4 11:27 上傳
6月末的天氣多變,剛剛還是風驟雨急,在安師大附中萃文樓見到陳誠時,天空已經雨后晴空,撥云見日。落落大方,就是眼前這位少年給人的感覺。這位來自方村的農村少年,從小家境貧寒,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靠打零工維持一家生計。物質的匱乏沒有改變少年的凌云之志。他在簡陋的出租屋里揮灑汗水,憑借著自律與堅毅,在學習上不斷進步,最終,清華大學向他遞來了橄欖枝,布滿荊棘的奮進之路終于開出了希望的花朵。
回望風雨 皆是“煉金石”
出生在農村地區(qū),父親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四處打零工掙錢。原本家庭條件就不好,在陳誠上小學時,母親患上了精神疾病,喪失了工作能力,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陳誠母親有時候自言自語,有時候情緒失控與人爭執(zhí),懂事的陳誠就耐心地聽母親說話,任她釋放情緒,安靜下來。父親在工地上干活,每天晚上回到家,總是一身混合著汗水和塵土的疲憊,洗完澡后,他看見父親往肩上、腰上貼藥膏,心里很心疼。
雖然家里的生活條件捉襟見肘,但有一件事,父親特別大方。陳誠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每當陳誠要買書的時候,父親總是毫不猶豫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微信圖片_20220704112517.jpg (201.21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4 11:27 上傳
陳誠(左)和父親一起留影
“他喜歡看書,村里的小書店,幾乎是一天一本書,只要他喜歡,我就給他買。”陳誠的父親陳小寶笑著回憶道,“漸漸地,家里堆滿了書,比村里小書店的書還多了。”
陳誠最愛的是科普書籍以及科學家的名人傳記,特別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勛鄧稼先為國家隱姓埋名、潛心鉆研的故事,最讓陳誠動容,這些書籍在陳誠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并不孤獨 溫暖與鼓勵相伴
書籍,讓陳誠看到了小村子之外的大世界。改變命運,唯有勤奮苦讀。靠著勤勉與努力,陳誠從方村中學成功考入了安師大附中的理科實驗班。
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陳誠的父母在學校附近租了一處小房子,高中三年為孩子陪讀。母親雖然患病,依然能照顧起孩子的一日三餐。父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卻從沒有一句怨言。對于陳誠,他總是鼓勵、認可,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在父母的陪伴下,在狹小簡陋的出租屋里,沒有課外輔導班,沒有補習老師,陳誠靠著專注于課堂學習,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微信圖片_20220704112522.jpg (109.8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4 11:27 上傳
“我剛到班級里,成績不行,我的進步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同學們輕松和諧的氛圍和無私真誠的幫助讓陳誠感動。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們非常關心陳誠,能申請的獎學金、助學金都為他申請,能減免的學費、資料費都幫他減免。外出參加物理競賽培訓時,老師自掏腰包給他生活費。高三寒假春節(jié)期間,老師冒雪家訪,看到陳誠在簡陋的學習環(huán)境中,忍著寒冷堅持學習,老師被感動了,硬塞給他500塊錢。
“我從來都不孤獨,我的身邊有很多關心我、幫助我的人。”陳誠感到,一路走來,不是他一個人在奮斗,溫暖和鼓勵始終相伴。
夢想藍天 為國家奉獻力量
陳誠從小就喜歡飛機,雖然他沒能在幼時擁有自己的飛機模型,但是他常常仰望藍天,放飛著男孩的夢想。如今即將步入清華園,他藍天白云之上的夢想有了延續(xù),“我想選擇航空航天方向的專業(yè),希望以后能為祖國的航空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照顧好父母,帶他們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說到這里,陳誠的眼睛有些濕潤,卻更加明亮。
人生難免經歷風雨,不懼風雨,奮力前行,終能收獲陽光。陳誠想對一些暫時處于困境的少年們說:“把困境當作鞭策、磨煉自己的試金石,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來源:大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