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官方帳號
![]()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環境優則企業興。近年來,安徽省蕪湖市始終堅持“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的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制度創新,將營商環境優化落實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以高水平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1%工作法”,打造降本增效生態圈
近年來,為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提高“1%的利潤”,蕪湖市創新推出“1%工作法”。聚焦影響企業利潤的物流、用工、能源、稅費、融資等因素,建立重點工業企業利潤常態化監測平臺,組建9個專班推進組,篩選300戶重點企業,全面梳理企業個性、行業共性和營商環境相關問題,逐一推出降本增效舉措。
物流方面,蕪湖市加快推動洋山—蕪湖“聯動接卸”和“船邊直提”模式全面落地,定期班輪運行時間由7天壓縮到5天以內,每個集裝箱降低運輸成本約30%。建成安徽港航大數據平臺、垂直細化行業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為貨主企業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
能源方面,蕪湖市積極推行用水用氣一站式辦理和“互聯網+”管家式服務模式,取消企業申報材料,外線工程審批時限由5天壓縮至3天。引導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2021年,2049戶企業節省用電成本1.29億元。
用工方面,蕪湖市嚴格落實階段性社保降費政策,減征社保費2.1億元,兌現就業補助、創扶資金1.58億元,減少中小微企業用工成本0.39億元,降低企業培訓成本0.87億元,全力支持企業穩定崗位。
稅費方面,蕪湖市主動搭建網上辦稅、掌上辦稅、自助辦稅等平臺,將整體辦稅時間壓縮50%以上。制定減稅降費政策清單、政策圖解、申報指南,推動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2021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9.5億元。
融資方面,蕪湖市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實行“信用服務機構+銀行+擔保”信用貸辦理模式,助力企業快速融資。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降。無為市創新推出訂單貸業務,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訂單貸12.95億元、完成訂單合同30.46億元。
提質增效方面,蕪湖市大力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100家標桿示范培育行動;推動實施工業節能綠色技改行動和規模以上企業智能制造技改診斷“十四五”期間全覆蓋。2021年11月,“1%工作法”入選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經驗做法。
創新“暢聊早餐會”,打造政企溝通新模式
從2021年3月開始,蕪湖市每周開展一次“暢聊早餐會”,先后邀請283名企業家和社會組織人士參加“早餐會”,收獲了一大批創意,解決了一系列問題,實現了一攬子合作。
構建政企暢通交流的平臺。“暢聊早餐會”由蕪湖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主持,每期以特定主題邀請3至6位企業家、相關領域代表參加,不設置討論話題,開放性暢聊,讓企業家敞開心扉提意見建議。建立“暢聊群”,方便企業家通過線上平臺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情況,做到常聯系、常溝通。
打造為企紓困解難的平臺。蕪湖市把“暢聊早餐會”作為調研服務會,認真傾聽企業家訴求,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問題,建立早餐會涉企事項臺賬,落實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明確專人專職負責,實行跟蹤督辦、銷號管理,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早餐會開展以來,共建檔涉企事項230件,已辦結151件,持續推進初見成效71件,正在辦理8件。幫助瑞鵠汽車模具加入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將神劍新材料列入2021年度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改造服務對象,解決東方雨虹新上項目廠房用地事宜,將中航華東光電、啟迪半導體納入上市掛牌后備資源項目庫。
搭建深化政企合作的平臺。蕪湖市委、市政府把“暢聊早餐會”作為思想碰撞會,碰出真知灼見、碰出發展共識。根據企業家的意見建議,蕪湖市成立人才發展集團,制定“紫云英人才計劃”,將建設灣沚區到蕪湖宣州機場道路、經開區美的園區軌道交通等納入市“十四五”期間有關專項規劃,正在開展調研論證。
自蕪湖市“暢聊早餐會”活動開展以來,截至目前,蕪湖市共收集企業擬新上項目或項目創意信息57個,新上項目中需協調解決事項79個,均明確縣市區、開發區和相關部門上門對接。其中,美的總投資50億元的廚熱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已經投產,促進各類項目落地總額達300億元。
創新“惠企政策網上超市”,打造政策兌現直通車
蕪湖市開展依法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試點,設立“惠企政策網上超市”,推動政策資金“一鍵直達”。
政策制定“預先推演”。以數據為支撐,在線設置政策模型,一鍵推演預兌付企業名單及資金兌付規模,以“精準滴灌”的政策兌付推動實現獎補資金效益最大化。依托“政策沙盤”模塊功能,同步制定詳細的兌現流程、政策解讀,讓企業和群眾對政策既看得見又看得懂。
政策查詢“自動匹配”。為解決政策精準推送的問題,幫助各企業智能獲取適合自身的政策,按照政策區域、政策分類、政策部門、政策條件、政策關鍵字等為政策進行精準“畫像”、增加政策“黏性”,企業通過政策計算器模塊,可隨時隨地查詢政策、快速便捷計算政策資金。
政策兌付“在線直達”。通過流程再造,推動線下兌付模式向數據協同、信用承諾的在線兌付模式轉變,實現“即申即享”“免申即享”“限時即享”。“網上超市”設立以來,累計上線政策826項,實現應上盡上,累計兌付資金超11億元。通過數據共享、電子監察等技術手段,審核材料精簡79.4%,辦理時限壓縮79.2%。
投訴質詢“協同受理”。通過政府端、企業端、個人端以及惠企政府網上超市平臺“三端一平臺”互聯互通,構建“受理、辦理、反饋、監督”閉環運行機制,實現“一鍵質詢、協同響應、限時辦理”。這一閉環運行機制建立以來,共收到各方咨詢投訴1364條,均已回復解決。
創新項目推進機制,實行全周期閉環管理
建立產業鏈鏈長制。每個產業鏈由一名市級負責同志擔任鏈長,牽頭負責本產業招商引資、產業培育等各項工作,推動延鏈、補鏈、強鏈。大力抓項目,形成項目有清單、落實成閉環、專員帶專班、考核在一線的工作機制。
建立項目專員和專班負責制。每個項目固定專員和專班,對中國視谷、全球航空貨運樞紐港等重大項目均已落實專班推進機制。
建立“紅黃綠”亮牌預警機制。實行項目對接、洽談、簽約、拿地、開工、投產、入統等全過程閉環管理,根據建設進度亮牌預警,及時提醒載體單位加強調度。
建立重點項目“三級調度”機制。行業主管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每半個月調度一次,分管市領導和市直責任部門每月調度一次,蕪湖市重點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每兩個月調度一次,推動項目建設加快提速。
數據來源:中共蕪湖市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9日 16 版)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