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鹽的姚先生最近在網上購買的品牌堅果,比其他店鋪便宜了一半,而且銷量也不錯。誰知道買回來一嘗,味道完全不對。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24.jpg (90.11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姚先生報警了,這背后,牽出了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近日,海鹽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窩點一處,儲存窩點3個,現場扣押假冒國內某知名品牌堅果1000余箱,制作設備10件及原材料1000余箱,涉案價值1000余萬元。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13.jpg (53.51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低價購買的知名品牌堅果口感不對
去年12月底,海鹽市民姚先生在網上以126元的價格購買了2盒國內某著名品牌堅果。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38.jpg (65.31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當時我看到這個店鋪銷售的堅果比其他店鋪便宜近一半,而且銷量也很不錯,所以就下單了。”但讓姚先生有點郁悶的是,買回來的堅果吃起來味道與之前官網購買的相差甚遠,懷疑是假貨,于是他選擇報警。
海鹽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受案后,立即將樣品送去該知名堅果食品有限公司。經鑒定,商品為假冒產品。
民警立即對網店的流水進行查詢,發現店鋪短時間內流水超50萬,立即立案。
經調查,網店的店主為郜某,位于安徽濉溪縣。上家疑似為生產廠家,位于湖南省漣源市。
今年6月初,疫情平穩后,海鹽警方立即遠赴湖南,對案件展開進一步偵查。由于嫌疑人反偵察意識較強,選擇的生產窩點極為隱蔽。經過近半個月的蹲守與偵查,警方最終摸清犯罪團伙的組織脈絡。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34.png (136.06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6月21日,海鹽縣公安局組織警力遠赴湖南漣源與安徽濉溪兩地同時展開收網行動,抓獲吳某軍、康某君、康某強、郜某4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查扣假冒品牌堅果1000余箱,制作設備10件及堅果、松子、腰果仁等原材料約2噸。
7月2日、5日,民警通過進一步深挖,先后至江蘇濱海、湖南邵陽抓獲同案犯崇某、李某,2人均為吳某軍的代理商。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51.jpg (76.47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假冒的堅果霉菌嚴重超標
生產假冒堅果的窩點是怎么樣?6月21日下午4點,民警突降吳某軍的生產窩點。
當天,吳某軍與妻子康某君、妻弟康某強正在“上班”。由于窩點構造復雜,一看民警來了,吳某軍與康某強轉身逃跑,往田地里四處逃竄。
因為剛下過雨,田地泥濘,穿著拖鞋的兩人最后光腳逃跑,但還是被抓。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547.png (55.74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爸爸,爸爸,快喝水!”當懵懂無知的6歲女兒貼心地將保溫水杯遞給吳某軍時,這名光著膀子赤著腳,脖子里戴著一串長長的金項鏈的壯漢,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他只能笨拙地抬起那雙被手銬銬住的雙手,不停地擦拭眼淚。
三個年幼的孩子還不懂得父親手上那副被衣服遮掩住的手銬意味著什么。
面對倉庫里如山的假貨,他年幼的孩子們還在不停地上躥下跳。
吳某軍是怎么會從事堅果造假的?
2018年,吳某軍與妻子兩人從上家進貨,隨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販賣假冒品牌堅果。雖說只是小小的代理,但由于人脈廣,收入也還不錯。
同年9月,不滿足于賺小利的吳某軍決定單干,他租用了一幢上下4層的民房和4個倉庫,自己采購原材料、生產加工、售賣,不僅在微信朋友圈售賣,還在多個購物平臺開起了網店,并在全國發展了20余個代理,形成了網上接單、廠家直發的銷售模式。
妻子康某君負責整理訂單信息,每天打印近千張快遞單,弟弟康某強負責送貨。
而這些在臟亂差、完全不符合生產標準的地下作坊內生產、組裝起來的堅果,一盒成本20元左右,吳某軍以5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先后銷售該堅果品牌共計10萬余箱,300萬余袋,非法獲利500余萬元。
經專業機構檢測,此次查扣的假冒品牌堅果霉菌嚴重超標。
微信圖片_20200720145621.png (215.04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0 14:56 上傳
目前,犯罪嫌疑人吳某軍、康某強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海鹽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康某君、郜某、崇某、李某被依法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錢江晚報、蕪湖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