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00528165419.jpg (30.9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兩會醫療領域熱點提案
轉眼已是兩會的最后一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已于昨日下午閉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也在今日下午閉幕。
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兩會提出了哪些有關醫療的熱點提案呢?一起來看看吧!
NO.1 完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立法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431.jpg (80.22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5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今明兩年人大常委會計劃制定修改法律17部,適時修改法律13部。通過立法修法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
NO.2 建設完善的防疫信息網絡 和平戰結合的防控體系
微信截圖_20200528165443.png (603.93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明確“堅持平戰結合”,既要滿足“戰時”快速反應、集中救治和物資保障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平時”職責任務和運行成本,推動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發展。
NO.3
加速疫苗和檢測試劑的研發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448.jpg (20.88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發投入,加速疫苗的研發。
NO.4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457.png (435.38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增加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醫護人員的數量,建立應急醫療物資儲備機制,強化應急物資保障。
NO.5 提升醫學教育及研究水平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501.jpg (44.33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規范我國醫學人才的培養,盡量做到醫學教育同質化。進一步加強醫學教育,吸引優秀人才,加大高質量公共衛生學院的設立。進一步構建醫學創新科學體系。
NO.6 加強防控重大疫情新藥研發 建立并擴大藥品數據保護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505.jpg (51.06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防控重大疫情新藥研發應提前布置、提前攻關。改良型新藥應被納入藥品實驗數據保護對象。
NO.7 優化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政策環境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508.jpg (124.13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通過轉化醫學設施病房,更有效地開展臨床藥學與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臨床藥物動力學、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遺傳藥理學以及藥物基因組學等研究工作。
NO.8 促進中醫藥振興、提升醫療保障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513.png (466.44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加強中醫藥防治傳染病應急體系的建設,可包括高標準、高水平的國家中醫藥應急隊伍的組建,設備設施的配備及完善,中醫藥防治傳染病信息監測系統及預警機制的建設,定期在國家應急體系的框架下開展應急演練方案等,以提升中醫藥在我國傳染病應急體系中的作用,并依托中醫藥的特殊優勢,扭轉我國部分地區重應急、輕預防的趨勢。
NO.9 建立醫院安檢制度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517.jpg (171.03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以立法形式規定進入醫院接受安檢、加強醫警聯動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醫護人員從業風險,保障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盡快制定出臺《維護醫院安全秩序管理條例或細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具體包括:以公安警察直接承擔醫院的安保工作,取代現有醫院內保模式;加大對涉醫違法行為的處罰懲治力度;建立醫院安檢制度;對多次無理取鬧等高風險就診人員記錄在案,加強防范措施;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時可回避診療。同時,將醫院安檢制度制度納入院長績效考核。
NO.10 急救常識應為必修課,納入學校教育
微信圖片_20200528165637.jpg (23.67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16:58 上傳
專家研究結果表明,每年我國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 萬,相當于每天約1500 人因心臟性猝死離世,遠遠高于由地震、車禍所造成的死亡。為落實好健康中國戰略,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加快建立公共場所心臟性猝死急救體系迫在眉睫:通過公眾媒體廣泛宣傳心血管病防病治病知識、普及和推廣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機場、火車站、地鐵站、大型購物中心以及運動場等,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習總書記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今年兩會提出了很多關于醫療公共衛生的提案,切切實實地為人民著想,身為醫學生的我們,更應了解這些和醫學相關的熱點時事和新政,為國家醫療事業努力奮斗。
來源:小醫生Jo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