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蕪湖本地人,一直以來在上海工作,為了孩子的教育今年9月我把孩子從上海轉回蕪湖上學,在這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我切身感受到蕪湖的教育方式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可能和大城市相比教育資源無法比擬的,回來以后感覺到教育費用高了,作業量高了,孩子和父母疲于奔命,總感覺是我個人的原因嗎,通過了解其他轉學的家長,還有一直在蕪湖的學習的家長,都一致認同我的觀點,一些教育方式實在不敢恭維。
微信截圖_20191104112234.png (137.66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4 11:24 上傳
暫且不談教育資源問題,國家教育政策三令五申,學校總感覺與政策相違背,素質教育只是紙上談兵,一句空話,學生減負反而增負,在上海學生的作業比安徽少多了,各種文體活動,創意動手作業,社會拓展項目辦的非常好,切實增強了孩子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反而蕪湖的學校填鴨式,應試教育盛行,大行其道。
微信截圖_20191104112332.png (191.3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4 11:24 上傳
很多家長敢怒不敢言,為了不得罪老師,為了孩子以分數評價孩子,搞等級制,分組制區別對待孩子的教育,實在痛心,孩子很小就能分出好壞嗎,這是傷害孩子,是在抹殺孩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朋友圈,qq群,現在還弄了個翼校通,學校真是煞費苦心啊。
微信截圖_20191104112245.png (84.37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4 11:24 上傳
作業量本來就不少,老師為了懲罰孩子,對于錯誤的題目抄寫100遍,甚至1500遍 我就在想怎么不是100000遍呢,或者更多呢,我就覺得老師們這些懲罰是不是過了,是不是很奇葩,抄寫越多有效果嗎,有效果以后其他都不做就是抄寫多好。孩子很辛苦了,一回來沒有喘氣的時間,哪有時間運動,跳舞,發展興趣愛好等等,老師們能讓孩子喘口氣嗎,盡信書不如無書。
微信截圖_20191104112303.png (282.4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4 11:24 上傳
教育問題不是小事,再這樣下去蕪湖的孩子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很多家長為了工作還要為了教育,孩子搞得很晚睡覺,家長工作疲憊,惡性循環。
一些家長持不同意見
洋洋媽媽:你家孩子不喜歡可以不學習。安徽高考的壓力遠大于上海,安徽學生的努力程度也遠大于上海。國外的孩子上小學基本都在玩。你怎么不和國外的孩子比?
一路順風:高考的指揮棒在那擺著,什么減負都是胡扯,學生不讀書不學習不考試能行么,素質教育才是瞎搞,所有的興趣愛好的培養都是要花錢的,比拼的最終還是家庭的財力,考試才是最公平的!
百步:你跟老師誠懇的開程布公的談一次,說明情況和要求,我想老師是會區別對待的!請不要禍害其他同學!
買房找我:來,請這位同志帶上您的孩子去享受上海的優質教育資源,既然上海可以滿足您的需要為啥還要讓孩子回來受罪?如果是您孩子不能享受上海提供的教育資源,那么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因為您條件不符,這就是你所謂的公平嗎?
一些家長持相同意見
返老還童:支持你,我家孩子三年級每天從放學就寫作業要寫到六七點,作業實在是有點多。這種方式的后果很嚴重,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對學習的態度很容易轉變。就是因為班級群里發了幾句牢騷被老師和別人家長針對果斷退群,這年頭拍溜須拍馬太多了。希望教育能真正的改革,老師動不動就是上面布置的這個APP 那個APP 的任務要完成,我就想知道完成那些APP 的任務和考試抄有什么區別。我們都是從學生過來的,為什么我們的學生時代有的同學開始學習很好后來變的不愛學習了,和寫不完的作業難道沒關系嗎?今天說的有點多了
為人師表:人家覺得要調整的是教育方法,又不是說不學習,樓上上來就懟,都是教師代言人吧
一千零一夜:果然窮地方的人思想就這樣,自己考不上好大學逼小孩都有一手
對此,民生網網友怎么看開待教育問題? 網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