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以來,我市迎來入梅以來第一輪強降雨,防汛形勢趨于嚴峻、任務艱巨。昨日,記者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本輪強降雨防汛工作,加強組織領導,通過監測預報預警,強化防汛責任落實,加強水利工程調度,加強防汛值守和信息報送,嚴明工作紀律等工作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截至目前,本輪強降雨未對我市造成大的災害。 據報告,截至19日8時,我市市區降水量達到90.6毫米,無為縣84.9毫米,蕪湖縣70.4毫米,繁昌97.1毫米,南陵縣110.7毫米,全市149個雨量監測站有116個站出現暴雨,60個站超過100毫米,最大蕪湖縣六郎鎮148.7毫米。 受上游來水和本輪強降雨的影響,6月19日,我市長江和主要河道節點水位普遍較2016年同期有所上漲,其中,長江蕪湖站水位9.33m,較2016年偏高0.16m;青弋江西河鎮(二)站水位10.20m,較2016年偏高0.25m;漳河南陵(二)站水位10.75m,較2016年偏高1.16m;西河無為站水位9.21m,較2016年偏高0.14m。作為青弋江上游主要防洪調度的陳村水庫,6月19日8時壩上水位112.28m(汛限水位117.0m,歷史最高水位121.81m),較1996年同期偏高2.37m,較2016年同期偏高0.05m。 為防御此輪強降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提前部署,積極應對。鑒于嚴峻的防汛形勢,市防指及時下發《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切實把防汛工作抓緊抓實抓好,確保萬無一失。 我市各級防汛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實時監測雨情、水情、工情、汛情,加強滾動預報和會商分析,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全面做好應對防范工作。按照“雨情就是信號、水情就是命令”的要求,各防汛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重點加強中小河流、水庫、地質災害點、尾礦庫等巡查防守。針對強降雨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進一步落實防御責任,加強監測預警。 同時,緊盯全市106座水庫,加強巡查值守,按照批準的調度方案強化工程調度,降低洪水風險;緊盯內外河水位變化,各排澇泵站已于汛前按照市防指的統一部署做好檢修檢查等工作,一旦發生內澇和積水能夠及時排出,必要時要進行預排;緊盯城鄉低洼地帶,落實應急排澇措施,確保城區主要道路、重要工礦企業、居民生活區不受淹;緊盯山丘區山洪災害防御,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作用,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通過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防汛巡查,重點是險工險段和度汛工程,對可能發生的險情隱患及時發現,及時處置。有關工情、險情、災情等信息及時上報,確保信息高效暢通。嚴格執行防汛工作四項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鐵的紀律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據了解,本輪強降雨未對我市造成大的災害,全市145個在冊圩口(含14處長江外護圩)、5個長江江心洲、18座大中型水閘、106座水庫、80個山洪地質災害點、17處重點撇洪工程、1133座涵閘斗門無一出險,主要道路、重要工礦企業、居民集中生活區無一受淹,我市平穩渡過入梅第一場強降雨。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副高加強影響,強降水仍將持續。防指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防汛部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心理,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信息來源: 蕪湖新聞網—蕪湖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