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來市博物館看展吧!
共享文化遺產,賦彩人民城市。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旨在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安徽省主場活動將在蕪湖市舉辦。屆時將推出系列活動,集中宣傳展示新時代安徽蕪湖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成果新進展和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新亮點新舉措以及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建設新氣象新局面。其中,6月9日,蕪湖市博物館這兩場展覽不容錯過。
《亞歐大陸最早的人類遺存——人字洞考古發掘二十五周年成果特展》
640 (14).png (356.18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6 16:00 上傳
640 (15).png (378.32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6 16:00 上傳
1
展覽開幕時間
2023年6月9日
2
展覽地點
蕪湖市博物館一樓臨時展廳
3
展覽簡介
1998年,“國家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研究》”正式啟動。安徽繁昌人字洞遺址的發現與隨后的考古發掘、研究即是這個攀登專項的重大成果之一。人字洞在25年的系統發掘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發現了大量的人類活動的遺跡,為將中國古人類生存的時間推到距今200多萬年前取得了又一重要的證據。
本次展覽從驚世發現,人猿揖別,遠古回響,拾光流影,展望未來,科學家風采這六個方面,展現繁昌人字洞遺址的考古發掘歷程;展示出土動物化石標本以及舊石器;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研究成果。
隨著繁昌人字洞遺址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分子生物學等前沿學科最新技術的不斷運用,繁昌人字洞遺址在百萬年的人類起源史和長江文化弘揚傳承中的地位將更加重要。
《鐵骨畫魂——蕪湖鐵畫專題展》
1
展覽開幕時間
2023年6月9日
2
展覽地點
蕪湖市博物館三樓展廳
3
展覽簡介
蕪湖鐵畫始創于清康熙年間,由鐵匠湯鵬和畫家蕭云從相互砥礪,經過實踐磨礪與技藝創新而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蕪湖鐵畫以鐵為原料,以畫稿為藍本,以錘代筆,以鐵作墨,以砧為案。
作品借鑒國畫的章法布局,汲取雕塑、浮雕、剪紙等藝術元素,經剪、疊、鉚、鏨、鍛、焊、銼等多道獨特的手工技藝鍛制而成。畫作黑白分明、虛實相生,既有國畫的神韻又有雕塑的立體美,堪稱“鐵為肌骨畫為魂”。
2006年,“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覽通過蕪湖鐵畫的誕生、傳承、創新三個部分內容展現蕪湖鐵畫的歷史與鐵畫鍛制技藝的革新。通過一件件造型精美,制作工藝精湛的鐵畫作品,向觀眾展示蕪湖鐵畫這一張光彩奪目的城市文化名片。
640 (12).png (383.88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6 16:00 上傳
清 湯天池鐵字對聯
640 (13).png (397.39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6 16:00 上傳
▍資料來源: 歡樂蕪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