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弋江北路(二環北路),神山口-天門山東路(汽配城),鏡湖區、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22,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青弋江而得名。原暫用名二環北路,2000年11月命名為弋江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2、弋江中路(二環路),利民路(馬塘信用社)-神山口,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4022,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青弋江而得名。 原暫用名二環路,2000年11月命名為弋江中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3、弋江南路(二環南路),馬飲立交橋北端-利民路(馬塘信用社),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2,3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青弋江而得名。原暫用名二環南路,2000年11月命名為弋江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4、濱江北路(江岸路),沿河路(中江塔)-中山北路(13號碼頭),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1876年筑路,1956、65、67年三次拓寬改造。原名四棧房,建國后易名沿江路。1954年改為江岸路,因沿長江而建,與長江防水墻毗鄰得名。2000年11月更名為濱江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5、濱江中路,利民路-中江塔對岸,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2000年11月命名為濱江中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6、濱江南路,蕪繁路-利民路,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2000年11月命名為濱江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7、鳳鳴湖北路,龍山路-東周村,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5589,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鳳鳴湖而得名。2000年11月命名為鳳鳴湖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18、鳳鳴湖南路,長江大橋公路接口-龍山路,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5107,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鳳鳴湖而得名。原名龍山路,2000年11月更名為鳳鳴湖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
19、花津北路(花津路),沿河路花津橋北端-二街(市司法局),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345,24。花津路因花津橋而得名。原名花津路,1875年建路,民國時曾用名石橋港,1956年更名為花津路。2000年11月更名為花津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
20、花津中路,利民西路-花津橋南端,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24。因位于花津路中段而得名。原為花津南路,1994年2月命名(市政府市府字〔94〕11號文件)。2000年11月調整起止點,將花津南路分為中路、南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