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古城縣衙復建修繕中,計劃于今年年底完工!
蕪湖古城是蕪湖歷史印記和地域文化的載體,是城市生活人群的“集體記憶”。在游玩的時候,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目前,古城內的縣衙、城隍廟、文廟三處歷史建筑群正作為市重點工程在如火如荼復建和修繕中,總投資約1.2億元。
1.png (694.85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23 10:36 上傳
衙署,中國古代官吏辦理公務的處所,《周禮》稱"官府",漢代稱"官寺",唐代以后稱"衙署"、"公署"、"衙門"等。北宋時蕪湖筑有土城,城內設衙署。元末毀于兵燹,僅存石砌臺基。明初再建衙署,后經多次增修,至萬歷年間衙署具較大規模。清蕪湖縣衙襲明制,附設軍器庫、倉庫和監獄。民國時期,蕪湖縣知事仍在縣衙內辦公。抗戰時期,縣衙曾被日軍占領,后遷回。
1-1.png (711.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23 10:36 上傳
歷史更迭,“蕪湖古城”因戰火又屢遭焚毀,多次原址重建,而古城衙署內的建筑也早已不復存在,僅有衙署前門(譙樓)留存。
蕪湖“衙署前門”始建于北宋、沿用至清代,是安徽省僅存的兩處高臺建筑之一,是研究蕪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情況的實物史料。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屢毀屢建,現有木構建筑為同治年間重修。“衙署前門”以石砌高臺為基礎,臺中留有四米高的門空,用方楞木做門頭過橋,保留了秦漢以來高臺建筑之遺趣,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png (1.08 M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23 10:44 上傳
從前門走入衙署,便可以看到施工人員正抓緊對縣衙建筑群進行修繕和復建,一座座頗具古韻、錯落有致的主體建筑已現雛形。其中,繼美堂、鑾駕庫、心閑堂、幕廳等單體建筑基本完工。
3.png (1.08 M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23 10:44 上傳
整個施工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傳統的建筑形制、傳統的建筑結構、傳統的建筑材料和傳統的建筑工藝,完整體現蕪湖地域傳統公共建筑的技術特征。目前現場施工人員以大木工、瓦工為主,很多材料都是在黃山、常熟等外地訂制后,再到現場精細拼裝。再過幾個月,專注內部裝修的小木工“工匠”將進場,屆時將更加精細考究。整體工程計劃于今年年底完工,到時蕪湖古城縣衙將迎來“新生”。
4.png (1.15 M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2-23 10:4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