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系列榜單發布
11月30日下午,在2022安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安徽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2)》暨“安徽上市公司系列榜單”發布。
2022年安徽上市公司系列榜單從綜合發展能力、業績發展、創新能力、投融資水平等多個維度,綜合評價安徽上市公司。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142.jpg (100.11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147.jpg (117.99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153.jpg (100.99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156.jpg (104.9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3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159.jpg (124.26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4 上傳
資本市場呈現“安徽板塊”新形象
《安徽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安徽上市公司總數達16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48家、港股上市14家、國外上市1家,居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9位,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其中,科創板上市公司15家,居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7位;北交所上市公司5家,居中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5位。
企業上市速度反映出企業所在區域優質企業成長速度,也體現出企業籌資發展和擴張經營的意愿,還代表著區域獲得外部投資者資金來發展本地經濟的能力。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412.jpg (71.8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4 上傳
從新增來看,2021年安徽共新增22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由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7家,居全國第8位;新增注冊制下創業板上市公司6家,居全國第8位。
安徽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結構愈發優化、質量持續提升,更加有力有效服務“三地一區”建設。
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占比近七成
上市公司行業結構反映了各行業發展情況,其變化可以體現區域產業結構調方向和重點。
近年來,安徽緊抓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機遇,聚焦十大新興產業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徽148家上市公司第一產業有2家,第二產業有110家,第三產業有36家,占比分別為1.35%、74.32%、24.32%,第二、三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分別新增18家、4家;所屬十大新興產業102家,占比68.92%,集中了全省2/3以上的上市公司,成為安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微信圖片_20221201141518.jpg (45.69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 14:15 上傳
不同資本市場的功能有差異,所體現的企業屬性也有差異。從板塊分布來看,截至2021年底,安徽A股上市公司以主板市場為主,主板市場有100家,占到總數2/3,其次是創業板市場有28家,科創板市場有15家,北交所市場有5家。
安徽緊抓注冊制改革機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強化資金鏈和創新鏈有效對接,推動本地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安徽新增7家科創板、6家創業板、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新增上市公司8成以上。
自1993年,美菱電器登錄深交所,成為安徽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安徽企業從此邁入資本發展的快車道;
截至目前,安徽共有A股上市公司159家,其中主板102家、科創板19家、創業板32家、北交所6家。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仍是安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推動安徽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和更多優質企業上市,政府和企業都要責任共擔、主動作為。政府層面,做大做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安徽板塊;加快推動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健全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實施優質企業引育行動;注重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持續優化上市公司發展環境。
企業層面,聚力主營業務發展,提升綜合發展能力;樹牢價值管理意識,提升資本運作水平;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夯實企業發展基礎;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更好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
來源:大江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