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江邊,上演了一出好戲!
8月13日晚,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2022“歡樂蕪湖·周末劇場”(青春劇場)第6場“青春耀梨園”暨鏡湖區“戲曲九蓮塘”專場演出在濱江公園精彩上演。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31.jpg (169.24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01.
8月13日下午6點,濱江公園老海關廣場舞臺前人頭攢動,許多市民早早來到這里,等待觀看精彩的演出,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市民觀看演出的熱情不減,廬劇、徽劇、川劇、雜技、歌舞等節目應有盡有,讓觀眾們大飽眼福,掌聲喝彩聲不斷。
演員們臉上涂著胭脂油彩,穿著厚厚的戲裝,戴著頭面,不懼高溫“烤”驗,把一臺臺精彩大戲送給觀眾。在現場,市民與演員們激情互動,攝影愛好者們也紛紛舉起手機、相機,用鏡頭記錄下精彩瞬間。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33.jpg (134.1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42.png (1.03 M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44.jpg (107.42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46.jpg (94.36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47.jpg (91.09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49.jpg (83.72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02.
“歡樂蕪湖·周末劇場”是我市精心打造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市文化館等單位承辦,圍繞“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的主題展開。通過舉辦文藝“大比武”“大展示”“大交流”的方式,由群眾自己當主角唱大戲,大力“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周末劇場由五個版塊構成:《群藝劇場》《青春劇場》《少兒劇場》《高雅藝術劇場》《精品藝術劇場》。周末劇場體現江南傳統文化風貌,真正做到全民送歡樂,“百姓演給百姓看,政府買單百姓看”。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51.jpg (145.51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53.jpg (110.81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7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56.jpg (124.84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8 上傳
03.
“歡樂蕪湖·周末劇場”自今年7月份啟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據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歡樂蕪湖·周末劇場”將在全市各縣區聯動,計劃舉辦150場次,每個區縣都建立了兩到三個周末劇場的舞臺。
鏡湖區作為市區周末劇場的主陣地,今年計劃搭建三處“歡樂蕪湖·周末劇場”固定舞臺,每個舞臺年計劃不少于12場演出。其中,位于濱江公園老海關廣場的舞臺計劃舉辦22場,目前已舉辦6場。
據介紹,濱江公園老海關舞臺的選址以文旅結合為切點,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自然風貌,展現老海關、老建筑、長江三橋、濱江大劇院、碼頭文化等古今元素,充分講好蕪湖故事,更好地展現蕪湖城市魅力。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658.jpg (123.89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8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700.jpg (116.14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8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702.jpg (173.3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8 上傳
04.
據悉,接下來 “歡樂蕪湖·周末劇場”這個大舞臺,將在遍布蕪湖市縣區的多個景區、廣場、劇場等區域,積極開展一系列群眾文藝展演展示活動,有大學生歌手大賽、大學生舞蹈大賽、社區文藝匯演、弘揚戲曲文化的新劇目調演等,充分展現百姓生活、表達人民心聲,抒寫偉大時代,搭建蕪湖市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展示的平臺。
微信圖片_20220815131704.jpg (86.64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5 13:18 上傳
蕪湖”努力營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亮點、周周有熱度”的群眾文化活動氛圍,使藝術融入日常生活,提高江城群眾審美品位,激發人們的文化自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