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鐵十四局集團蕪湖長江隧道指揮部了解到,7月20日21點30分,蕪湖城南過江隧道左線盾構機“皖江復興號”推進到第500環,歷時3個月掘進1000米,安全實現盾構機始發、穿越無為大堤等兩項一級風險源。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05.jpg (122.79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左線隧道
另據了解,蕪湖城南過江隧道右線盾構機“皖江奮斗號”已掘進超過850環,共計1700米,即將進入水下穿越。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09.jpg (137.35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右線成型隧道
蕪湖城南過江隧道是皖江首條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隧道連接江北大龍灣新城核心和江南主城的城南片區,北連大龍灣新區規劃緯一路,南接弋江區大工山路,全長約5.96千米,雙向6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80公里每小時。
微信截圖_20220722092929.png (1.47 M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31 上傳
▲蕪湖城南過江隧道起于大龍灣新區規劃緯一路,止于弋江區大工山路。
隧道設計為雙洞雙向6車道,采用兩臺開挖直徑15.07米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同時自江北向江南同向掘進。盾構機總長均約140米,總重量均約4200噸。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18.jpg (232.19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2021年3月,蕪湖城南過江隧道首臺盾構機成功下線。
據介紹,2022年4月26日,左線盾構機“皖江復興號”順利始發,和率先始發的右線“皖江奮斗號”盾構機一起,實現“雙龍穿江”模式,兩臺超大直徑盾構機“雙線齊發”,在長江江底掘進,這在安徽省工程建設史上為首次。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22.jpg (217.75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2022年4月,“皖江復興號”始發進洞。
據了解,蕪湖城南過江隧道被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評價為“目前長江上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盾構隧道”,盾構穿越地層中有1800米巖石層強度極高,地質分布不均勻,長江南岸江灘存在可燃氣體,給施工帶來諸多挑戰。為應對復雜地層特點,兩臺盾構機配備了視頻監測、有害氣體監測等多項高科技系統等,是目前最先進的超大直徑盾構掘進設備。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27.jpg (182.75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左線隧道施工場景
據中鐵十四局大盾構項目負責人徐恒吉介紹,“皖江奮斗號”盾構機自掘進始發以來,一直在粉砂和粉細砂地層中穿越。盾構機上的精密設備全天候進行數據監測,施工人員科學計算地層土體壓力和容重,設定合理盾構機掘進參數,確保施工中各項指標平穩安全。
微信圖片_20220722092430.jpg (174.91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7-22 09:27 上傳
▲右線隧道施工場景
蕪湖城南過江隧道建成通車后,將為蕪湖加快形成“兩江三城”城市發展格局提供有力保證,顯著提升主城區的過江能力,促進江北大龍灣新城快速發展,推動蕪湖全面跨江融合,加快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速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