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皖南醫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總體規劃正式公布。根據規劃,學校將全面提升辦學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內有影響、特色鮮明的區域性高水平醫科大學”。
6月16日,皖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廖圣寶接受大江資訊記者專訪時稱,“十四五”時期,皖南醫學院將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強化五個發展導向,實施六大發展戰略,注重內涵式發展,奮力實現更名大學和完成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任務兩個總目標。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13.png (315.25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十三五’期間,學校緊扣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醫療衛生等四個戰略重點,綜合實力有了較大提高。”廖圣寶院長告訴大江資訊記者,近年來,皖南醫學院強化創新、特色、應用、開放、協同的發展導向,為建成“國內有影響、特色鮮明的區域性高水平醫科大學”夯實了堅定基礎。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17.jpg (54.37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十四五”期間,如何錨定更名大學和完成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任務兩個總目標?廖圣寶院長介紹稱,皖南醫學院將在人才培養質量、學科建設以及高層次人才引育等方面做好文章,答好答卷,在新的趕考路上奮力推進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
1、基礎資源配比達到“大學”設置要求
“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廖圣寶院長告訴大江資訊記者,“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碩士研究生教育,積極爭取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適度發展繼續教育。堅持需求導向,合理確定招生結構和規模,全日制本科生1.5萬人左右,研究生2000人以上,繼續教育學生7000人左右,國際學生50-80人。學生執業醫師考試通過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并穩步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7%。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20.jpg (300.17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奮力實現更名大學目標,必須全面強化學校內涵建設,補齊發展短板,推動辦學水平向更高層次邁進。學校辦學條件要實現新的更大改善,積極拓展辦學資源,基礎資源配比達到“大學”設置要求。校園文化軟實力實現新的更大凸顯,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新的更大提高,順利通過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2、達到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建設標準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深入推進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力爭新增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一流課程6門。”廖圣寶院長稱,皖南醫學院始終貫徹“新醫科”和“大健康”理念,做強醫學專業,積極申報新專業,構建“醫理”“醫工”交叉融合的專業群。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23.jpg (63.3 K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以臨床醫學等優勢學科為引領,加大學科的多維交叉與深度融合,拓展學科研究領域。臨床醫學學科ESI全球排名穩步提升,順利通過安徽省高峰學科評估驗收,并達到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建設標準。新增省級一流學科(或相當水平的學科建設項目)1-2個。優勢學科重點培育,力爭新增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做大做強現有國家級、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新增國家級臨床重點(培育)專科7個。探索學科評估機制,對接一流學科建設標準,完善學科評價體系;建立多元化績效評價機制,堅持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提高學科帶頭人積極性,重點支持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搭建學科團隊發展平臺。
3、提升師資 專任教師博士化率達到45%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廖圣寶院長在接受專訪時稱,將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以高層次人才培養與引進、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營造有利于各層次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推動學校跨越式發展。
學校將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強化人才工作目標管理,加大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探索實施人才專項計劃,建立人才發展專項基金。對照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任務,引育并舉擴大博士人才隊伍,專任教師中,博士人數達到490人,博士化率達到45%。對標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建設,拓展人才引進渠道,積極爭取引進三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3-5人,力爭實現二類人才引育新突破。對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堅持一事一議、一人(團隊)一策。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26.png (594.82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加強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建設,基地總數達到20個、臨床(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達到17個。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導師規模達到800人。推進國際聯合培養,提高研究生對外交流比例,提升留學研究生教育質量。
4、堅持創新驅動 組建腦科學研究院
在科研創新工作中,穩步推進現有省級科研平臺建設,持續發揮示范效應。皖南醫學院將優化整合科研資源,以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為切入點,尋找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的契合點,新增省級科研平臺1-2個,組建腦科學研究院,扎實推進“神經醫學與化學生物學交叉研究中心”建設,助力國家疑難病提升工程項目實施,打造國家腦科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力爭獲批國家級科研平臺。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75項以上,力爭年均科研經費達8000萬元。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29.png (194.42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瞄準學術前沿領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基礎深厚、優勢明顯的原創性項目和重大成果進行重點培育,注重聯合科技攻關,力爭實現省部級一等獎和國家級獎項的突破,爭取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達到70項。
推進科技成果培育轉化,建成產學研創中心,強化產學研用,拓展與長三角區域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途徑,提升科技成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成為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5、附屬醫院建成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
推動一附院建成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高起點謀劃實施“一院多區”發展格局。本部建設以皖南急救醫學中心為支撐,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建成臨床學院;北區以安徽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蕪湖)項目為主體,加強感染及相關重點學科群建設,建成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南區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安徽醫院為依托,整合發展神經專科,建成高水平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把蕪湖打造為安徽省乃至長三角的神經系統疾病醫療中心。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33.jpg (94.75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安徽醫院效果圖
促進二附院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堅持規模與內涵并重,全面優化功能布局與學科設置,啟動醫院北區建設并投入使用,力爭開放床位達到2750張,醫療用房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建成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皖南分院,創建標準版胸痛中心、高級卒中中心、災難急救中心、脊柱微創康復中心、遠程診療中心,不斷夯實醫院綜合診療能力。推進科教綜合樓建設,獲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微信圖片_20220620145436.jpg (113.91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4:55 上傳
深入推進校本部與附屬醫院一體化建設,統籌附屬醫院協同發展,新增附屬醫院5-7所,建成附屬口腔醫院。
皖南醫學院扎根蕪湖64年,早已融入蕪湖、一直服務蕪湖。廖圣寶接受專訪時稱,今后,皖南醫學院將繼續與蕪湖同頻共振,深化校地人才培養、產學研用、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合作,深度融入蕪湖、服務蕪湖,助力蕪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