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赭山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年過六旬的調解員夏老師每天忙著與當事人談心談話、化解糾紛。夏老師叫夏章全,擔任調解員4年來,他積極踐行新時期“楓橋經驗”,用真情化解糾紛,用實力贏得贊譽。通過創新實施調解矛盾糾紛“3+1”機制,結出累累碩果。自2020年以來,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共化解矛盾糾紛1600余起,成功率99%,共收到錦旗132面。
1.jpg (175.92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2 09:19 上傳
夏老師曾干過刑警、治安警,也當過派出所所長。2018年9月,赭山派出所成立警民聯調室,退休后的他發揮余熱成為派出所調解員。多年對基層派出所工作的了解,夏老師深深體會到不易與繁雜。赭山派出所轄區地處城市中心區域,日接警量40余起,其中80%是糾紛類警情,牽扯民警大量精力和時間。建立警民聯調室的目的,就是將一般矛盾糾紛交由警民聯調室進行處理,不僅讓民警有更多精力處理其他警情,也給糾紛當事人一個能“撫慰心情”的地方。
2.jpg (147.32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2 09:19 上傳
調解矛盾糾紛,說起來簡單,其實挺難。夏老師和所領導動腦筋、想辦法,秉承新時期“楓橋經驗”“我為群眾辦實事”這一理念,研究產生矛盾糾紛的特點、原因。針對不同當事人及矛盾糾紛的多樣化、復雜化、涉及方方面面等特點,探索新的調解途徑。通過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拓展警民聯調新天地。于是,經過調研,在建立完善警民聯調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于一體的多元化糾紛調解機制的基礎上,在全市公安機關率先建立由“民警、調解員、律師+社會力量”的“3+1”警民聯調工作新模式。強化矛盾糾紛的排查、評估、化解機制,把握問題導向,銜接派出所“前臺”接處警,竭力“跟警”調解,助力“消化”糾紛,最大限度杜絕民事糾紛的“民轉刑”,減少涉警當事人的重復“報警”或受理后“投訴”“上訪”等警情發生。幾年前,女子沈某經勞務公司派遣至某公司為職工。后來,其患白血病住院。而原公司更換下屬單位,沈某被解聘。從此,其醫療費無法保障,一家人多次到有關部門投訴、上訪。為解決這一難題,夏老師及同事、民警、律師聯合赭山街道辦事處、勞動監察部門、沈某原工作單位組成調解團,通過調解最終達成協議——該公司與沈某重新簽訂勞動合同,補發之前的工資。沈某的賠償到手,生活及治病有了保障,一家人感動不已,不僅不再上訪,而且給警民聯調室贈送錦旗表達感謝。
3.jpg (126.64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2 09:19 上傳
“調解工作離不開各方支持與配合。只有與時俱進構建新的調解屏障,才能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說起警民聯調經驗與帶來的成效,夏老師感觸頗深。在調解矛盾糾紛過程中,夏老師根據不同當事人情況,創新推出“微信‘云調解’、引入律師調解、跨區聯調”等調解工作法,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所,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成為蕪湖市公安機關調解矛盾糾紛的典范,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今年1月,邵女士在某小區購置一套二手房,并與裝修人員口頭約定——邵女士先支付6.5萬元裝潢費用,余款1.3萬元等工程結束一次性支付。7月初工程基本結束,邵女士驗收后按照約定給付尾款。但裝修方提出:因包裝陽臺還需多付款5.5萬元。邵女士表示“不能接受”。裝修方揚言:不給完工錢就破壞全部裝潢。接到邵女士報警,派出所啟動警民聯調機制。正值炎炎夏季,夏老師和民警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建立微信群,和律師一起多次與雙方溝通,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一起糾紛化解后,邵女士十分感謝,特意向警民聯調室贈送一面錦旗。
4.jpg (171.62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2 09:19 上傳
一面面錦旗是對夏老師及同事的肯定,一聲聲感謝是對夏老師及同事的贊許。通過努力,2021年赭山派出所被省公安廳命名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2年6月,夏老師獲得蕪湖市公安局授予的2020年度全市“警民聯調”優秀人民調解員榮譽。
5.jpg (155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12 09:19 上傳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在未來的調解工作中,夏老師表示,將進一步傳承楓橋精神,總結經驗,探索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百姓安寧,讓楓橋派出所結出更多碩果。
來源:鏡湖警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