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發布今年上半年我市經濟運行情況。
據發布,上半年,我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經濟復蘇態勢良好,積極因素不斷增加,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回升。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706.78億元,同比增長1.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91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增加值816.90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843.97億元,增長1.4%。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0.83億元,增長1.7%。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
工業生產回升明顯。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由一季度的下降3.2%轉為正增長。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增長0.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9%。
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增長。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1%,在前5個月累計下降的基礎上,首次實現正增長。
消費市場逐步回暖。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0.74億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43.14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7個百分點。
存貸款余額較快增長。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675.19億元,同比增長17.5%。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5元,同比增長4.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4元,同比增長4.5%。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這份新鮮出爐的蕪湖經濟“半年報”,彰顯出我市經濟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活力。
經濟回升勢頭明顯。同一季度相比,GDP、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收入降幅收窄6.3和1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別提高2.3和3.3個百分點。與全國、全省比,全市GDP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8和0.5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3.4和0.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全國、全省少降8.1和0.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3.2和11.1個百分點。
新興領域動能增強。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比重達35.9%,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2.3%。在“互聯網+”等新興服務業的拉動下,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1%。
增長后勁不斷增強。一是新增規模企業數量增多。上半年全市新增規模企業440戶,同比增加69戶。二是新開工大項目增多。上半年,全市新開工項目407個,同比增加2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6個,增加133個;5億元以上項目40個,增加1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9個,增加6個。中聯重機智能農機裝備研發與產業化升級改造項目、江森自控空調核心零部件項目、埃科泰克三代發動機生產線改造項目、美的廚衛年產50萬臺集成灶項目等對全市投資拉動顯著。
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上半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8%,高于投資增速42.7個百分點。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城區污水系統提質增效項目、商合杭高架接線及長江南路高架工程項目、蕪黃高速(蕪湖段)項目、蕪湖火車站站區樞紐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