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00702160251.png (971.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江城并不大,卻總可以包羅萬象,新銳小店不在少數,每一次不經意間的邂逅,都能將心底無數低光時刻溫柔包圍,就像咖啡館一樣。
對于并不算小資的蕪湖而言,社區咖啡館其實是一個偏小眾的存在。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301.jpg (124.7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圖源:網絡(杭州街頭報刊亭咖啡館)
不同于售賣“第三空間”的星巴克與Costa,或許開在街角,或許露天營業,社區咖啡小館向來更多一層人情味兒。
近來江城的咖啡館盛行,接二連三開了幾家,在嘈雜的鬧市區里,面積狹小,是一座座情懷島嶼。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306.jpg (93.55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華興街上一抹深綠,推門便因濃烈色彩的風格而淪陷。
店名從兩位店主的名字之中各取一字,意在“珍惜”,至于knock knock,熱愛烘焙的姐妹則有更加溫暖的解釋,“甜品烘焙時的香氣就像敲門一樣。”
屋內色調偏暖,適合雨天與心情低落的時候,臨窗而坐,每一份甜品與咖啡都是好心情與好天氣的轉換器。
淺淺唇齒之間的甜意是馬卡龍給的,濕潤蓬松還有茶香饒舌的口感是草莓慕斯給的,櫻桃醬與奶油的順滑香甜是黑森林給的... ...在見到甜品的那一刻,所有減肥計劃便全部落空了。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345.jpg (97.42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荔枝冷萃像是杯特調雞尾酒,果甜中和了咖啡的苦意,越喝芳香越是濃郁。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352.jpg (52.7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但如果不知道今天想喝什么,“隨便茶”可能有點意思。隨手拿一個未知的茶包沖泡,隨意的期待一下,也許也會有份“隨意的驚喜”。
一起knock knock吧!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356.jpg (207.1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在繁忙的中和路,拐個彎進小巷,不太起眼的貓軟仿若一只溫順的貓咪,安靜坐落。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400.jpg (111.81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店主亦是兩位女生,即便分別來自成都與蕪湖,地域的遙遠也沒能讓夢想產生多少差距,兩人在開一間咖啡小館的想法上一拍即合,喜歡貓咪,喜歡柔軟,于是“貓軟”順理成章。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6542.png (561.22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不知是不是成都的散漫性子太有影響力,還是店內充滿年代感的裝飾物加分,一走進去,就完完全全陷入其中了。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6543.png (393.43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小桌上的燒酒瓶里插著干花,墨綠色與白色相交的墻上貼著上個世紀風格的海報,好聽的樂隊歌曲在空氣里沉沉浮浮,入眼盡是歲月靜好。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428.jpg (93.46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和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店一樣,她們的咖啡機也是大部分咖啡師的夢想,嫩黃色的“辣媽”點綴在狹小的吧臺里,視覺便多了一分驚艷。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431.jpg (58.81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成都女生做了一杯蓋碗咖啡,用纖細可愛的聲音告訴我,“在成都喜歡喝蓋碗茶,所以我想能不能用蓋碗也做杯咖啡。”
蓋碗上是黛青色山的輪廓,杯中的奶與咖啡繾綣相依,中國風的修飾和這杯咖啡莫名契合了起來。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6544.png (298.08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入眼的布藝元素,視野之中一片靜謐的柔和,舒服到讓人不舍得離開。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448.jpg (178.69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一個“正統的蕪湖小青年”擁有了關于咖啡的熱愛,在外漂泊幾年,潛心學習了咖啡的知識,最后決定回蕪開店。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452.jpg (79.91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在江城咖啡市場暫不飽和的狀態里,一線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報亭式咖啡屋更是沒有,于是蕪湖小青年盤下街角口不及八平米的小空間,搭上遮陽棚,開始販賣自由與熱忱。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6545.png (412.06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草率的水泥墻壁,一覽無遺的工業風,也算是因為兩盞小燈多了幾分味道。幾把銀色高腳凳置于懸空的木板前,即為cure的吧臺。
“理想的狀態呢,是我在幫客人做咖啡,客人坐在窗前,可以和我閑聊,也可以偶爾發呆。”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512.jpg (161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條件的限制讓咖啡屋少有訪客,但也給店主帶來了足夠的空間。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之下,沒有催促與紛爭,可以循著自己的味蕾,制作出一杯用心的咖啡。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6546.png (241.98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閑的時候,店主大部分的時間會用來研制新口味,女生的味蕾更多會被酸酸甜甜所俘獲,于是一杯養樂多冷萃,大概可以滿足。
入口是明亮的果酸和養樂多的香味,均勻攪拌之后,甜意融合,層次漸濃。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525.jpg (71.38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在這里喝咖啡,也可以不用那么講究。“人的口味有千種,我不會告訴你冰美式就該這樣那樣去喝,按你自己的習慣,甜一點苦一點都沒錯。”
那就按照自己的口味來,用濃醇的微苦治愈偶爾失落的心情吧。
微信圖片_20200702160529.jpg (75.15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2 16:19 上傳
被奶茶灌溉長大的胃,偶爾想要嘗試咖啡,卻總被星巴克Costa動輒三四十的價格所勸退,所以街頭咖啡屋存在的意義,不止是新銳小店企圖向上發展,更多的,是一群熱愛咖啡文化的年輕人,想要以自己的力量,將這種文化滲入到自己喜歡的城市之中。
第一家在蘇寧漢堡王對面,第二家在中和路三只松鼠店邊上的巷子里,第三家在二街上花津橋的那個路口,和小編一起在醇醇咖啡香氣里沉醉吧。
來源:公眾號該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