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360.5 KB, 下載次數: 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02 上傳
將軍網課全文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攜筆從戎不負韶華
——2020年安徽省大學生征兵宣傳教育網課提綱
安徽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楊學倫
(2020年6月30日上午)
同學們、朋友們:上午好!
6月6日,馬云來到合肥,與全國抗疫英雄兌現“火鍋之約”,云上云下,歡聲笑語。省委李書記稱之為“暖心之約”“時尚之約”“皖美之約”。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方式,本應和全省的大學生面對面地交流國防和征兵話題,現在只能點對點地上網課。今天,我想圍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攜筆從戎不負韶華”這樣一個主題和大家談談心,主要談四點:安全形勢、家國情懷、安徽榮耀、軍旅圓夢。希望能夠成為“軍營之約”“青春之約”“夢想之約”。
一、安全形勢——居安思危,則安!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在人類歷史上一度十分輝煌,有兩句話可以說明:一句是,堂堂中華,讓四方來賀;一句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但是,到了近代,我們國家衰落了,英法聯軍的槍炮讓滿清僧格林沁馬隊血流成河,甲午海戰讓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習主席多次講,每每回憶這段都感到痛徹心扉,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近代中國,飽受戰亂、受盡屈辱。【卡片1:有3個負面“世界之最”:其一,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西方列強侵略次數最多的國家,英、法、德、俄、美、日等10多個國家侵略過我們;其二,中國是世界上被迫割讓國土最多的國家,多達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三,中國是世界上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和賠款數量最多的國家,簽訂近500個不平等條約,賠款不計其數,光《辛丑條約》就賠了4億5千萬兩白銀。】
歷史昭示,落后必然挨打,弱國沒有外交。【卡片2:甲午海戰第二年,1895年3月19日,日本山口縣馬關,春雨瀟瀟,無盡仇怨。一位72歲的老者千里迢迢從中國趕來簽一份文件,這人就是我們合肥的李鴻章,大清國首屈一指的重臣。他本不想去,但日首相伊藤博文講:“李鴻章不來,條約就不簽,仗就繼續打!”偌大一個大清朝嚇得顫顫巍巍。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談判,苦苦哀求減少一些賠款,但伊藤博文霸道地講“只有‘允’與‘不允’”“不能減少”,還威脅說“再戰,則款更巨矣”。《馬關條約》就是在這樣的屈辱中簽署的,賠款2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在毛主席領導下,我們建立了新中國,中華民族翻開了新的一頁,昂首跨入現代史,開始“站起來”“富起來”,正在“強起來”。同學們,不妨想一想“三個起來”的標志是什么?毛主席領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人民從被壓迫被剝削的狀態下解放了出來,當家做了主人。我認為,人民“翻身做主”是“站起來”的標志。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我們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即將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療、住房等有了基本保障,今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認為,人民“衣食無憂”是“富起來”的標志。
人民“站起來”“富起來”,這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沒有過,是偉大的成績、偉大的勝利!來之不易,極其艱難。然而,我們要“強起來”,可能更加艱難。因為,現在我們國家面臨的安全風險和挑戰,我看,一點也不比新中國成立之初小。主要是4道大坎,面臨著“強敵包圍之憂、周邊滋擾之患、領土主權之爭、經濟發展之困”。
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關鍵當口。過去有句話叫“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兒,壞也壞不到哪兒”。有專家分析:這個說法已時過境遷,“好也好不到哪兒”是必然的,“壞也壞不到哪兒”則不然,我們要做最壞的準備。從山寨邏輯看,沒有哪個老大會讓老二或其他威脅到他的地位,更不要說取而代之;從叢林邏輯看,弱肉強食,他認為你搶了他的肉,或者你就是他口中的肉,怎會放過你;從歷史邏輯看,美已做掉5個世界GDP老二(英國、德國、蘇聯、日本、歐盟),現在我國第二,體量大、發展快,他咋會讓我“例外”。【卡片4:美前國務卿基辛格90多歲,到中國訪問90多次,是真正的中國通。2018年11月,他訪問我國時講過一句話:中美關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國歌中唱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狼真的來了,這不是危言聳聽。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貿易摩擦也好,領土之爭也罷,都是輸不起的戰爭,都是要賭上國家命運、賭上個人命運的。我們又到了危難時刻,堅信有黨中央、習主席的智慧,有青年學子的志氣,有中國軍人的硬氣,有中國人民的骨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誰也奈何不了我們。
二、家國情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就像歌里唱的,“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與家血脈相連、休戚與共。何謂家國情懷?我理解,就是對民族命運的拳拳之心、對故土山河的茲茲之念、對人民幸福的殷殷期盼,是心懷天下、愛國愛家、精神歸屬。
回望180年的中國近現代史,無數莘莘學子為國家的前途命運拋頭顱灑熱血,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奉獻青春、犧牲生命,每每想起都會被深深打動、感動。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代我們負重前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特定時期的特定畫面:
畫面1:“五四”運動反帝愛國的那些青年學生。大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參加了“巴黎和會”。會上合理要求不僅被拒絕,竟然還決定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引發了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強烈反對,爆發“五四”運動。23歲的羅家倫,是北京學生代表,他起草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講:“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學生領袖許德珩,與32名同學一起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鋤奸不惜死,救國自千秋”的詩句,言辭錚錚、慷慨激昂,折射出那個年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和愛國情懷。
畫面2:建黨初期肩負使命的那些革命先驅。中共一大,先后在上海石庫門和嘉興紅船上召開,13位年輕人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與會。他們中,有兩位畢業于湖南一師的同窗。一位是蔡和森,他是第一個提出“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人;另一位就是毛澤東,以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勢,帶領黨和軍隊一路披荊斬棘,打下紅色江山。
畫面3:抗戰時期奔赴延安的那些熱血青年。著名詩人何其芳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然后一群一群地,穿著軍服,燃燒著熱情……”,匯聚成一股氣壯山河的“圣地洪流”。他們中,有冼星海、鄒韜奮、丁玲、艾青、茅盾、蕭軍等著名的文化青年,有張學良的弟弟、楊虎城的兒子等愛國軍人,還有帶著鉆石首飾的華僑、大都市的嬌小姐,6萬多年輕人奔向延安。
畫面4:建國初期毅然決然歸國的那些海外赤子。1949到1957年,歸國留學生達3000人。1950年,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歸國途中,發出《致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用了5年時間,經歷千難萬險才回到祖國,毛主席接見他時說“聽說美國人把你當成5個師,我看你比5個師厲害多了”。
畫面5:新中國成立以來致力于強國興軍的那些時代精英。去年,《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大熱,其中《相遇》一節看的我淚流滿面,張譯演得那個高遠,原型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那批人,真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還有,戰斗在國防與科技戰線上的那些青年人,以他們的聰明智慧、愛國奉獻,讓“天河”問世、“神舟”飛天、“嫦娥”奔月、“蛟龍”入海、“高鐵”飛馳、“大飛機”凌空、雙航母入列,等等。
改革開放40多年、建國70多年、建黨90多年來,始終革命在一線、戰斗在一線、奉獻在一線的,大都是那些把民族命運舉過頭頂、家國情懷裝在心中的莘莘學子,他們為了民族的生存,黨、軍隊、新中國的創立和發展,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卓越貢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民族復興的接力棒,現在傳到了我們手中,這是歷史必然、自然法則。家國情懷對于今天的我們,不僅是一種歸屬、榮耀,更是一種責任、擔當;不僅是一種發自肺腑的真情表達,更是一種發憤圖強的磅礴力量。去年新中國成立70華誕,舉國歡慶,我也寫了一篇《我愛我的祖國》的文章,解放軍報客戶端還專門配了音,和大家分享一下。【卡片5:新中國70華誕,按捺不住想寫幾句話,表達對祖國母親的赤誠之心。祖國在我心中,像母親一樣,有著至高無上的位置。自懂事起,我就想:為什么總把祖國比母親?千百遍地問,祖國是什么?祖國是生養我們的天地,猶如大愛無疆的母親。她地大物博,海闊天空。有甘甜的乳汁、肥美的牛羊,壯麗的山河、豐富的寶藏,馳騁的草原、翱翔的藍天。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生于斯,長于斯,母愛如水,至潤至柔。祖國是闖蕩的靠山,猶如智慧剛健的父親。近代以來,祖國屢受欺凌。70年前我們站起來了,40年來我們富起來了,當下正在強起來。父愛如山,至穩至堅。從翻身做主、衣食無憂,到幸福無比,雖說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不論到哪,再難再險,“中國”是名片,祖國是靠山。祖國是棲息的港灣,猶如溫馨安寧的家。鳥有巢,人有家。家,遮風擋雨,靜謐安寧,溫暖溫馨,是離開再久、走的再遠也想回的地方。累了歇歇腳,痛了療療傷。卸下行囊,洗去征塵,充電加油,找回自我,重整行裝,揚帆再遠航。有人說“出國了更愛祖國”,有人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都是濃濃的鄉愁,對家深深的眷念。祖國有56個民族,猶如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和而不同,精彩紛呈。手拉手,往前走。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民族大團結,家和萬事興。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再大的災難,再強的敵人,我們都不怕。祖國是精神的圖騰,猶如騰飛的巨龍。“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上下五千年,血脈相連;飽經磨難,綿延不絕,龍的精神,砥柱其間。脫胎換骨,一飛沖天,始于1949年10月1日。一個洞穿千年的聲音傳遍世界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所以,不管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忘記為新中國建立不朽功勛的革命先輩和烈士們!所以,不管什么理由:祖國不能落后。落后必挨打。觀念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前沿科技落后是致命的。發展是硬道理。1935年9月17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新學年開學時發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此三問振聾發聵,直抵心底。今天,每個中國人仍然要自省并用行動作出回答。怎么拉直這三個問號?在為祖國母親慶生的日子里,我特別想與青年一代共勉幾句:不抱怨。祖國或許尚不完美,你我還需奮斗。不旁觀。眾人拾柴火焰高。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小環境。一塊塊亮起來連成片,就成大氣侯。不退卻。祖國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命運。人民有難,赴湯蹈火,義無反顧。祖國有戰,若召必回,萬死不辭。艾青講,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愛祖國,沒有理由;不愛祖國,就是有成千上萬條借口也不行。我們常說,你站的地方,正是你的祖國。你怎么樣,祖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祖國便是什么。祖國越強大,人民越幸福。】
三、安徽榮耀——讓家鄉為你驕傲!
安徽居國之中,上關江山社稷,中連詩酒風流,下牽黎民百姓,是地理分野嶺,又是文化大熔爐,還是英雄輩出地。
我來安徽整整5年,深深愛上了這片紅色的土地、希望的土地。安徽人杰地靈,我概括了四個字。一是“厚”。歷史文化人脈厚重。到安徽名人館,可以看到皇帝、領袖,干將、大臣,能工巧匠,詩書名流,燦若星河。去安慶,我跟市領導交流:安慶有兩個“不得了”,于青春之中共,出了個陳獨秀,南陳北李,相約建黨,不得了;于青春之中國,出了個鄧稼先,“兩彈”讓我們奠定了大國地位,不得了。二是“美”。安徽的山水和建筑都很有特色,下著蒙蒙細雨,像一幅水墨丹青。三是“闖”。就是“闖”的精神。40多年前,小崗村18個紅手印按下,率先搞大包干,在全國推開后人民再也不餓肚子了,這是個很大的貢獻。四是“好”。就是安徽好人多,連續10余年全國好人榜排名第一。2015年,我參加安徽第四屆道德模范授獎儀式時很是感動,即興寫了幅對聯:大愛大德大安徽,好山好水好皖人。
江淮大地崇軍尚武,戰將如云,英雄輩出。這兒是著名的古戰場。陳勝、吳廣起義在宿州大澤鄉,楚漢相爭的垓下大戰在靈璧,三國時期張遼威震逍遙津在合肥,朱元璋起兵濠州(在今鳳陽、定遠一帶)建立明王朝。這兒是革命老區。大別山區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25軍在此重建,紅28軍在這里改編。參加長征的4支紅軍部隊,有兩支源于此地。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就發生在涇縣。金寨是全國第二大將軍縣,出了59名開國將軍。我十幾次去金寨,去一次就受一次教育。“犧牲”是中國紅、也是金寨魂。金寨有三個“10萬”:革命犧牲了10萬兒女,治理淮河淹沒10萬畝良田、移民10萬百姓。2016年4月24日,習主席視察金寨,他深情地講:“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金寨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解放戰爭時期,安徽是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的主戰場,兩大戰役的總前委均設在安徽境內。這兒名將很多。抗戰時期,我黨有李克農、王稼祥、洪學智、皮定均、陶勇等人,國民黨有衛立煌、戴安瀾、孫立人、張治中、馮玉祥等人。
進入和平年代,作為兵員大省的安徽,向人民軍隊輸送了大量優質兵員,大學生已成參軍“主力軍”、高校已成征兵“主陣地”。我在部隊帶過安徽兵,他們聰明能干,很受歡迎,涌現了許多軍中楷模、士兵典型。來看看3位“安徽省征兵宣傳形象大使”。一個是,寧國籍海軍英雄潛水員官東【卡片6:2015年在參加“東方之星”游船翻沉事故救援中,在生死關頭,他把自己的氧氣瓶給了別人,救出了2名幸存者,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并稱贊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榮立一等功,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現為海軍中尉】。再一個是,安師大入伍的“虎妞”佘小雪【卡片7:在東部戰區特戰旅女子特戰隊服役,被稱為“軍中花木蘭”“特戰霸王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先后獲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多項榮譽,受到軍委首長多次接見,現為陸軍中尉】。特別要講的是最近很火的“兵王”王忠心【卡片8:黃山休寧人,1986年入伍,上個月退休,火箭軍一級軍士長。入伍時才初中畢業,后自學大專,當班長29年,熟練操作3種型號東風導彈,精通19個導彈測控崗位,培養了一大批徒弟,被譽為“士官專家、班長標桿、老兵楷模”。他把平凡干到非凡、把普通干到極致,故稱其為“兵王”。2017年軍委首批10名“八一勛章”授予者中他是唯一士兵,2019年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名單,7次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最近,中央和軍隊發文明確,獲得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退休后隨退休金每月發放1萬元榮譽津貼,文件規定忠心可享受副軍職醫療保健待遇。這是對英模的崇高禮遇和褒獎】。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一個個鮮活的標桿就在面前,可信、可學、可追趕。《詩經》里講:“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生于斯、長于斯、學于斯,理應記住鄉愁、回報江淮。今天,我們以安徽為榮耀;明天,讓安徽以你們為驕傲!
四、軍旅圓夢——讓青春在軍旗下閃光!
同學們,正值火紅的青春、金色的年華。毛主席把青年人比作八九點鐘的太陽,習主席講青年人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有夢就有希望、有激情、有動力,甚至赴湯蹈火、義無反顧。古往今來,不少有志青年都懷有一個從軍夢、英雄夢、將軍夢。
36年前,我從地方大學畢業,做出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選擇,攜筆從戎,成了那個年代比較有文化的軍官。21年前,在大軍區機關工作,做出了人生的第二個重要選擇,考國防大學研究生,進入軍隊最高機關,成了共和國的將軍。5年前,響應統帥號召,做出了人生的第三個重要選擇,主動要求到基層部隊工作,接地氣,經歷練,做貢獻,成了一名受歡迎的領導干部。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受益終生的,還是那句在大學里老師講的話:“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當時不太懂,心想這兩句話有區別嗎?到底哪個重要,后來懂了重視了,也受益了。做正確的事,是方向;正確地做事,是方法。方向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方向比方法重要。方向不對,會走彎路,甚至南轅北轍,用勁越大,離目標越遠。前幾年有句話很流行,叫“選擇,比努力重要”,當然努力會有更多選擇。作家柳青講,“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我的人生選擇,不敢說步步都對,但關鍵的幾步,方向還是對的。
有人說,當兵浪費青春,不值得;也有人說,當兵太苦,受不了。我不這么認為,大的方面講,大學生崇軍尚武,是實現中國夢之必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情,更離不開天之驕子、當代大學生。大學生攜筆從戎,是實現強軍夢之必須。【卡片9:美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羅斯說,在中國的戰略思想中,長城和空城計是兩個象征。長城說明中國是個防御型民族,空城計則表明中國人的智慧和謀略。長城也罷、空城也好,都是實力不足。諸葛亮是謀略大師,但最后還是敗了。說明謀略只解決戰術問題,實力才解決戰略問題,在戰略問題上是玩不得空城計的。】西方人講,公理在大炮射程之內。有實力才會有底氣,沒實力就會受欺負。現代戰爭說到底是打信息化、智能化,這“兩化”的水平就是實力和底氣,沒有高素質大學生“兩化”從何而來?大學生建功軍營,是實現青春夢之必須。“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人生最美是軍旅。書可再讀、業可再立,但當兵的機會錯過將不再有。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后悔。具體講三句話:
第一句:當兵,你將受到尊崇!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這讓我們感到無比溫暖。尊崇不尊崇,一看榮譽,二看待遇。從榮譽上看,身穿綠軍裝、胸戴大紅花,滿滿的自豪感;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家門口就多了一塊光榮牌;立了功、受了獎,自己戴軍功章,喜報會敲鑼打鼓送到家;當了先進、成了典型,就會上光榮榜、榮譽墻,甚至成為家鄉的“網紅”。從待遇上看,入伍發放獎勵金,家庭享受優待金,個人拿工資津貼,退伍還拿退役金、安家費,復學減免學費、免試專升本、專項招研等;醫院、車站、機場、銀行等設置軍人優先窗口、通道、專區,國家旅游景點、城市公共交通對軍人大都免票;直系親屬也享受相關待遇(征兵宣傳手冊講得很詳細)。榮譽是面子,是人的精神長相;待遇是里子,是大多數人奮斗的理由。有榮譽、有待遇,是因為從軍報國、盡了責任。有人講,現在年青人重實惠,不太在意榮譽。我在中科大結識了一個年輕的首席科學家,他說:要當鄧稼先,不當大富翁。讓我看到了青年一代的精氣神,看到了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第二句:當兵,你將與眾不同!軍營是個大學校、大熔爐、大家庭,還是個大舞臺、是塊磨刀石。在這里加鋼淬火,你將與以往不同、與別人不同。有哪些不同呢?我理了一下,起碼有8條。①時間觀念。戰場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打起仗來一分一秒都會影響戰局,軍人最守時。②執行意識。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聲令下,再危險也要往前沖,再喜歡也要馬上停,最講執行力。③頑強作風。千錘百煉,精益求精。千難萬難,勇往直前。拼搏到底,永不言敗。④團結精神。部隊是高度集中統一的戰斗集體。團結是鐵和鋼,團結是力量和勝利,軍人特別講配合講團結。⑤戰略戰術。打仗斗勇,更斗智,正面進攻不成就迂回包抄。點子多著呢,可不是“傻大兵”。⑥儀容氣質。男兵陽剛、女兵颯爽。腰桿筆直,軍容端莊,透著特有的骨氣和氣節。⑦戰友情誼。戰友戰友,親如兄弟。經歷生死,同甘共苦,凝成的友誼最純潔、最牢靠。⑧別樣浪漫。年青人有風花雪月,軍人也有風花雪月,但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正是這種“風花雪月”,催生了一代代軍人的肝膽魂魄、鐵骨錚錚!當然,軍人的特質遠不止這些,都是軍旅生涯的贈予,是在人群中多看一眼就忘不掉的“容顏”。
第三句:當兵,你將升華人生!人的一生,青春只有一次。今天,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明天,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好兒女要當兵,當兵就要當好兵。如果你是一個好兵、是一塊好鋼,當兵幾年將終身受益。我有個觀點,人的智商主要靠學習和思維訓練來提升,而情商主要靠修煉磨難來提高,要成大器須在苦水里浸泡。現在的大學生,有人稱之為“后浪”,確實在許多方面超過了“前浪”。如果吃苦精神再強些,坎坷、困境中的歷練再多些,就會更棒、更“浪”。有人講,成功要長板很長,關鍵是得把短板加長。而參軍入伍能很好補上短板,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有頭腦,肯吃苦,你會贏得比較優勢,就會出類拔萃。【卡片10:許多知名人士都曾經軍旅,比如習主席,張春賢(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趙洪祝(中央書記處原書記)、羅志軍(原江蘇省委書記)等,商界的任正非(華為技術公司創始人)、王石(萬科集團創始人、華大集團聯席董事長)、柳傳志(聯想集團原董事長)、張瑞敏(海爾集團原總裁),等等。二戰以來,美西點軍校不僅出了大批將帥,還出過上千名董事長、5000多名總裁。】為什么說軍營是個大學校?!不僅在中國,全世界都是如此。
我堅信,再過十年、二十年,穿上、穿過軍裝的你們,會像他們一樣建功立業,光耀神州!
今天的交流,歸結起來是四個關鍵詞:世界,中國,安徽,我們!
同學們,36年前我是你們中的一員!現在,我在火熱的軍營等你!來吧,當兵吧!!
授課現場剪影
1.jpg (93.25 KB, 下載次數: 1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6 上傳
2.jpg (115.7 KB, 下載次數: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6 上傳
3.jpg (71.44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4.jpg (52.03 KB, 下載次數: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5.jpg (114.14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6.jpg (65.89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7.jpg (86.72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8.jpg (82.05 KB, 下載次數: 10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9.jpg (84.31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10.jpg (123.93 KB, 下載次數: 1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11.jpg (98.12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網絡授課安排
12.jpg (223.42 KB, 下載次數: 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13.jpg (252.65 KB, 下載次數: 1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7 上傳
現場活動花絮
我愛我的祖國
(朗誦)《我愛我的祖國》
網友互動留言
14.jpg (276.16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8 上傳
15.jpg (205.55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8 上傳
16.jpg (187.77 KB, 下載次數: 1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8 上傳
17.jpg (193.65 KB, 下載次數: 1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8 上傳
18.jpg (179.71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8 上傳
如何回看網課?
按照下列圖示操作↓↓↓
19.jpg (304.19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9 上傳
20.jpg (196.77 KB, 下載次數: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9 上傳
21.jpg (289.91 KB, 下載次數: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19 上傳
如何網上報名?
按照下列圖示操作↓↓↓
22.jpg (304.19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3.jpg (192.34 KB, 下載次數: 1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4.jpg (257.19 K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征兵咨詢電話
25.jpg (395.08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6.jpg (431.03 KB, 下載次數: 1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7.jpg (426.17 KB, 下載次數: 1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8.jpg (109.71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29.jpg (801.58 KB, 下載次數: 1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20 上傳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