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區又迎來一個好消息!蕪湖歷史傳奇建筑,被譽為江城四大古寺之一的“能仁寺”馬上要重建啦!!! 蕪湖市自然資源和環境規劃近日發布了《能仁寺重建暨市佛教協會綜合樓建設項目批前公示》,公示顯示能仁寺重建暨市佛教協會綜合樓建設項目位于蕪湖古城西南角,西臨沿河小區。
C15E}8K{6{J{E3TCW`7232M.png (461.64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5 14:17 上傳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999㎡,總計容建筑面積約1141㎡。并且公開了能仁寺重建的效果圖和規劃圖。 據了解蕪湖古代寺廟遍布城郊,能仁寺始建于南唐時期,歷經過燒毀重修,再到后來解放初改建為蕪湖市勝利電影院,最后2020年在古城內南菜市,改建“能仁寺”大殿一隅。
5TDUNK[M5WEK4J~UCGM}RNO.png (227.3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5 14:16 上傳
能仁寺在蕪湖城東,舊稱南唐古城院。始建于南唐時期(923-936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承天院,政和元年改名“能仁寺”。北宋元豐七年六月廿三日,蘇軾應承天院方丈蘊湘之邀,從黃州乘江舟沿江而下抵達蕪湖,棄舟登岸,為剛建成的玩鞭亭和夢日亭題詩作賦。隨著蘇軾詩文廣泛傳播,承天院之名也廣為人知。
西能仁寺中專門建有“御書閣”,閣中藏有真宗的御筆親書,以及北宋翰林學士蔡京專門寄來的書籍。因此,能仁寺之名遠播,為當時蕪湖四大名寺之首。
元末,能仁寺遭兵火燒毀,明天順七年重修;東能仁寺毀于太平天國時期。光緒元年(1875)重修,余基多為學舍民居占用。當時皖南鎮總兵潘鼎立增修大殿,卻供關羽神像。后又增岳飛神像,稱關岳廟。抗戰時期,寺中殿宇被毀,解放初改建為蕪湖市勝利電影院。之后部分佛教信徒自發在能仁寺舊址附近的巷中燒香禮佛。
OE]_59Q}E1PV_7GY88EJL}N.png (465.94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4-25 14:17 上傳
2002年,市佛教協會在古城內南菜市改建“能仁寺”大殿一隅。2007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著名書畫家楊新先生為“能仁寺”題寫匾額,懸掛于該寺門楣之上。
信息來源: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蕪湖檔案等 圖文綜合:蕪湖二報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