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公布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數據:1月至3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7.8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8.2%;失業人員再就業1.9萬人,困難人員再就業0.6萬人。與去年首季新增就業22.5萬人相比,今年首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有所降低。
“一季度,疫情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沖擊,就業形勢較以往嚴峻,但總體平穩。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處長呂泉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再加上一系列“保居民就業”措施的實施,我省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穩崗位:積極提供用工保障,加大援企穩崗政策力度
要保持就業穩定,就要保證吸納大量就業的中小企業正常運轉。保住了企業,才能保住就業的源頭活水。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援企穩崗、保障用工政策,為企業做好就業服務。企業失業保險費返還裁員率放寬至5.5%,對參保職工30人(含)以下的中小微企業,裁員率放寬至20%;鼓勵企業通過“點對點、一站式”包車運送的方式,集中接外地員工返崗復工;全面推廣“共享員工”,促進人力資源在全省范圍內共享;有招聘需求的企業,可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等網絡招聘平臺開展招聘。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帶來了顯著成效。截至3月底,我省有14個市農民工返崗復工率在95%以上;安徽公共招聘網共計有1.53萬余戶企業發布崗位信息58.21萬余個,達成意向人數5.11萬人。
疫情期間,我省還出臺獎勵措施,給予新增和穩定就業崗位的企業獎勵。例如,對在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根據新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人員數量,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其中吸納因疫情無法返回湖北就業人員或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的企業,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每戶企業最高不超過4萬元。這些“真金白銀”的穩崗措施,與財政、金融等部門幫扶企業舉措形成了政策合力,提振了企業信心,保住了就業崗位。
近年來,我省持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業,就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已成為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 “保居民就業,目前必須努力加快第三產業恢復,同時挖掘制造業增長潛力,繼續發揮其吸納就業的作用。 ”呂泉說。
拓渠道:暢通線上線下求職,持續推進職業技能培訓
在疫情的沖擊下,部分人群就業壓力加大。宿州姑娘彭文秀原在合肥一家快餐店工作。疫情發生后,老板告訴她,門店會歇業很長時間,如果等不及可以重新找工作。在家賦閑一段時間后,彭文秀開始上網求職,最終被蕪湖一家電器企業錄用。
一季度,人社部門千方百計拓展公共就業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春節過后,我省取消線下“春風行動”,實施“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的線上“春風行動”,開發“職等你來”勞動者就業小程序,務工人員可線上求職。 1月至3月,安徽公共招聘網新增注冊單位同比增加56.73%,新增發布招聘崗位同比增加45.31%,新增個人簡歷數同比增加14倍,線上求職招聘火爆。此外,我省對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愿的農民工,開發一批就地就近就業崗位;“共享員工”在保障企業用工的同時,也為待業人群提供了臨時崗位、增加了收入。
提升職業技能有助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疫情發生后,全省各級人社部門積極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截至3月底,我省累計組織職業技能培訓開班2300余個、惠及12.4萬余名職工和未就業勞動者。我省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企業新錄用員工培訓補貼,擴大轉崗轉業培訓實施主體。“我們鼓勵企業開展員工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副處長徐文軍說。
“求職者應堅定信心,找準定位,積極尋找適合的工作。”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副處長唐曉峰說,今年3月底,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我省線下招聘活動已有序恢復,進一步擴大了高校畢業生及務工人員求職渠道。 挖潛力:從新經濟中尋找就業增長點,不斷激發創業活力
保居民就業,有賴于加快復工復產步伐和恢復經濟增長。盡管當前我省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但全省企業復工復產正在全面到位,為“保居民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我省把促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堅持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聯動。一季度,一些行業受到疫情沖擊,同時也有一些新業態、新動能在形成,新的就業機遇在顯露。 3月27日下午,安徽真心食品有限公司一場3小時的直播,帶動瓜子、鴨血粉絲等產品銷售超過1.8萬元。直播為企業“帶貨”,也帶火了“主播”這一新型職業。疫情期間,新的消費需求催生了新的就業方式,生鮮配送、在線醫療、在線教育等行業,為穩定崗位、吸納就業提供了新思路、新空間。 “新業態、新模式正不斷激發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能。我們要盡力挖掘各種新經濟尤其是基于互聯網新業態的潛力,尋找新的就業增長點,全力保障居民就業。 ”呂泉說。
受疫情影響,當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與此同時,我省新興產業總體呈現出恢復較快、活力增強的特點。 3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較前兩個月大幅回升25.3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3%,大幅回升23.1個百分點。 “當前,要發揮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穩崗擴就業的作用,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擴大就業渠道。同時,持續營造寬松的創業環境,激發新興行業創業活力,帶動更多就業,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唐曉峰表示。(記者 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