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蕪湖日報記者 潘曄
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1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疫情防控黨政聯席會。1月24日,大年三十,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兩次會議標志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進入戰時狀態。連日來,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對加強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市應急指揮部先后多次發布通知,部署落實超市、農貿市場、零售藥房等公共場所防控措施,延遲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取消大型集會、公共聚集性活動,關閉電影院、南陵論壇室、KTV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活禽市場。
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我們全力奮戰。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作為“先鋒隊”,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廣大醫務人員作為“逆行者”,悉心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社會各界人士作為“馳援軍”,紛紛伸出援手,展現大愛情懷。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大后方”,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自覺聽從疫情防控安排。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開展,各項措施正有力推進,全市上下凝聚起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先鋒隊”讓黨旗高高飄揚
抗擊疫情如救水火。截至2月5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6例。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能不能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檢驗著他們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決心。
“你家有外地返鄉人員嗎?”“最近身體情況如何?”在蕪湖縣六郎鎮北陶村,村干部羿雙娣每天要和村醫一起上門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并摸排重點地區返鄉人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很多像她這樣的黨員干部,當好群眾的“守護人”,構筑起捍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在南陵東高速出口,由醫療、道路、交警等組成的聯合查驗組,24小時對來往車輛的司乘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在他們臨時辦公的帳篷邊,一面鮮紅的黨旗格外醒目,堅守崗位的每位黨員用專注、負責的態度,在這場阻擊戰中貢獻力量。
自2月1日全市出租車全部停運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市運管處組建了一支由23名黨員駕駛員、32名星級駕駛員組成的黨員先鋒應急志愿車隊,為醫護人員、病患等特殊群體提供免費應急出行服務。即使是凌晨或半夜,他們都隨時待命,把大愛無疆的故事傳播到大街小巷。
類似的故事層出不窮。連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主動迎戰、連續作戰,充分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聯動聯防聯治中充分體現組織優勢,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逆行者”為群眾保駕護航
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總有一群“逆行者”令人敬佩,讓人感動。
疫情當前,全國一盤棋。1月27日,我市組建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目前9名醫護人員已在武漢定點醫院開展疫情救治防控工作。2月4日,我市組織11名醫護人員作為第二批、第三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奔赴武漢開展疫情救治防控工作。
在蕪湖本地的定點醫院,同樣有一群“逆行者”。在勠力同心戰“疫”過程中,有的醫生推遲了自己的膽囊炎手術,每天在ICU病房工作十幾個小時;有的護士為了便于工作,毅然剪掉及腰長發;有的醫護人員一穿上防護服,就4個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無數醫護人員與病毒抗爭、為生命接力,以崇高的職業操守為群眾保駕護航。
在醫護團隊精心診治和護理下,我市已有2位確診患者痊愈出院。目前,我市嚴格落實“四集中”原則,定點救治。定點醫院集中骨干力量,規范硬件設施,精準救治。全市19家醫院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點。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預檢分診,發現重點排查對象直接轉至留觀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治。市120急救中心做好負壓救護車應急準備,隨時應對轉接護送病患。
“馳援軍”匯聚愛心力量
從心系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同胞安危,到紛紛捐款捐物表達愛心,人人盡己所能、捐款捐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盡一份力量。
1月31日,由三只松鼠捐贈、價值200余萬元的方便食品到達武漢,為一線醫護人員送去補給。
2月5日,奇瑞控股集團旗下奇瑞瑞弗特種車輛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20輛負壓救護車順利交付,用于重大傳染病人的安全隔離與轉運,為醫護人員和病人送去“鎧甲”。
這些是蕪湖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縮影。放眼江城,無論是世界500強企業、民族品牌,還是剛剛起步的創業之星,亦或是普通的群眾,大家有力出力、有錢捐錢。防護口罩、防護服、消毒水、乳膠手套等防疫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各家定點醫院。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無為市石澗鎮為重點地區返鄉人員送來口罩,鏡湖區七更點社區為在家隔離的居民上門送菜,弋江區聯合醫療單位為隔離人員提供心理輔導,還有許多社會志愿者主動加入,為居家隔離的群眾提供幫助……這樣的“暖心”之舉層出不窮,成為這個春節里基層防控的一道“溫暖”的風景。
“大后方”眾志成城守家園
防控工作要落實,群眾工作須做細。
2月5日起,我市各大小區陸續印制居民“通行證”,每戶發放一個通行證,進出登記。每戶每天可指派一人外出采購生活物資,外出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小時。許多市民對此表示理解:“現在是特殊時期,應當自覺少出門、不聚會。”
在部分社區、村居,一些基層群眾平常和新媒體接觸不多,自身疫情防控知識也很匱乏。我市將順口溜、打油詩寫成標語橫幅,并采用喇叭喊話、流動宣傳車等方式,加大疫情防控宣傳頻率和力度。“親戚不走,明年還有;朋友不聚,來年再敘”“堅持兩周不外跑,做好防控不可少”“出門戴口罩,別去湊熱鬧”……這些接地氣的防控知識和政策宣傳“飛”入尋常百姓家,教育引導每個人消除恐慌情緒,科學自我防護,合理安排生活。
在這場戰役里,所有群眾都是“大后方”。唯有人人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才能積合力以致勝、匯眾智而成功。目前,我市已發布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積極發揮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有信心,我們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