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當前旱情及秋種工作進度
據氣象部門數據,11月17-18日,我市降雨量達到10-20毫米,有效降雨使重度旱情得到緩解,秋種工作正在搶抓墑情,緊鑼密鼓地開展中,預計11月底前可全面完成播種任務。
根據農情調度顯示,全市油菜計劃面積51.93萬畝,截止11月18日,已播栽面積54.38萬畝,占應播栽面積的104.72%,根據苗情調查,一類苗占40%(主要是移栽苗和適期早播的田塊)、二類苗占30%、三類苗占30%。全市小麥計劃面積調整增加到51.58萬畝,已播種面積51.6萬畝,約占100.04%,其中:一類苗占15%、二類苗占30%、三類苗占55%。
二、抗旱秋種工作主要措施
1、開展抗大旱促秋種督查指導。根據市農業農村局部署,市農技中心成立了兩個抗大旱促秋種督查指導組,于11月11-12日,分赴各縣區開展旱情調研,督查各地抗大旱促秋種開展情況。各縣區也成立了抗大旱促秋種督查指導組。
2、開展分類技術指導。針對當前我市十分嚴峻的旱情形勢。11月1日,市農技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擬定抗旱救災技術指導意見,以市農業農村局文件,印發了《2019 年秋種抗旱救災技術指導意見》的緊急通知(市農函〔2019〕58 號)。市及各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技術指導組16個,安排農技人員120余人包村聯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360余人次,推進秋種工作最后掃尾工作,做到應播盡播,確保秋種計劃的完成。
3、多措并舉,保障應播盡播。市農技中心在技術指導時,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分類指導。一是及時開展油菜移栽。如在三山區指導農戶從種植大戶處調劑多余油菜苗,及時移栽并人工造墑,提高成活率,增強抗逆性,保證油菜種植面積和栽插質量。二是對沒有水源已出苗的田塊,采取葉面噴施抗旱劑保苗,施用黃腐酸等抗旱藥劑進行葉面噴施,有效緩解了旱情。三是及時調整種植計劃。油菜沒有播栽下去的田塊,及時改種小麥。據統計,全市油菜播種計劃調減了3萬畝,小麥播種計劃增加了3萬畝,近期有效降雨,將有利于小麥的播種,減少干旱損失。
4、加強農業、氣象部門協調。早在9月初,就召開了聯席會議;根據秋種需要,隨時發布氣象預報、抗旱農事指導意見,每期受眾2萬余人;11月12日,又召開農業氣象聯席會議。進一步明確分工,氣象部門及時分析后期秋收、秋種氣候形勢,發布預報,配合農業部門開展全市抗旱工作指導。
三、下一步安排
根據氣象預報,預計11月24日,我市還有一次有效降水,旱情將進一步緩解,對此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充分發動群眾,再次掀起抗旱秋種熱潮。搶抓當前墑情,及時播種小麥,爭取應播盡播,完成秋種計劃。
二是加強午季田間管理。針對苗情,開展施肥、化學除草等田間管理措施,促進苗情轉化。
三是切實搞好指導服務。牢固樹立抗大旱的思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分析當前旱情形勢,督促全市下一步抗旱技術措施的落實。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