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騙術五花八門,陷阱隨處可見。小編希望通過法治蕪湖節目,通過鮮活的案例提高大家的防騙意識,今天我們就來看這樣一起網購二手手機而遭遇的騙局。
今年24歲的小謝,蕪湖人,去年高校畢業后,來到城北開發區一家企業實習,剛剛步入社會,小謝對工作和生活充滿熱情,可沒想到,一次網購的經歷就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35.jpg (47.26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小謝看中了一款價值近萬元的品牌手機,但是考慮到剛參加工作,手頭不寬裕,于是他想到通過二手網絡交易平臺,看能不能淘到便宜的,別說,還真有,而且賣家還主動和他取得聯系。
這款原價高達近萬元的手機,賣家給出了三千多元的價格,雖然是二手手機沒錯,但貨比三家之后,這個價格還是讓他很動心,于是就跟賣家協商付款發貨的細節。賣家承諾貨到付款,于是小謝就預付了快遞費??墒强爝f費付過后,卻聯系不上賣家了。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39.jpg (41.6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小謝感覺自己吃虧上當了,不過好在損失也就九塊錢的快遞費。但是他并不甘心,如果是騙子,他希望能當面拆穿對方。對方聲稱是被騙子多方冒用信息,自己才是如假包換,甚至告訴小謝,如果不信,可以加個好友,看看幾個月來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41.jpg (66.91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44.jpg (60.8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經過觀察,這位賣家生意做得十分紅火,而且發來的各種證據都表明,他們很靠譜,再加上小謝確實心儀那款手機已久,于是,又一次手機交易就達成了。甚至為了盡快拿到貨,小謝補了郵費要求用最快的快遞。而當快遞發出之后,對方就開始催付手機款了。
正當小謝耐心等待快遞上門的時候,突然收到一條信息,說是快遞包裹被撤回了,他一下子傻了眼。意識到自己再一次上當受騙之后,小謝向轄區派出所報了案。而這起案件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經開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了專案組。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47.jpg (50.9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從資金流的走向看,這個賣家的背后,應該是一個專門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而警方繼續深挖線索得到的情報,也證實了這個判斷。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廣州,辦案民警決定,追查到底。
通過辦案民警的不懈努力,他們終于確定了這個犯罪團伙的作案窩點,隨即便采取了抓捕行動,而很快,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主動來到蕪湖投案自首。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50.jpg (47.06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至此,這個詐騙團伙十名成員全部到案,民警介紹,該案已經起訴至檢察院。
隨著最后一名嫌疑人到案,所有證據材料都被警方掌握,于是這樣一起利用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逐漸清晰。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53.jpg (46.6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55.jpg (47.2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有公司,有場地,有老板,有員工,于是這個詐騙團伙開張了。既然吃的是營銷飯,話術自然很重要,員工入職培訓第一課,就是要熟悉詐騙的應對手冊。俗話說,放長線釣大魚,騙子們也深諳其道。他們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每天裝模作樣的發布著朋友圈,曬著業績,就是想讓受害人有那么一刻的心動。
這段視頻真實的還原了這個十人詐騙團伙的工作場景。他們每個人一臺電腦,開著好幾個聊天窗口,在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中悄悄撒下一張又一張大網。真別說,他們還收獲頗豐。
其實不少人還有一個疑問,從朋友圈看他們有著完整的銷售鏈條,那么,他們賣的手機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也許是為了節省成本,有時候,他們連這種三四百塊的老年機都舍不得發給受害人,所以就出現了快遞在半途中被撤回的情況。而即使受害人收到了冒牌手機,他們也有辦法再收回去。
微信圖片_20191112155459.jpg (66.6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12 15:59 上傳
這樣的案件不光傷害著受害人,也傷害著社會的誠信度。辦案民警提醒,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電信詐騙的種類越來越多,手段也多樣化,消費者一定要切記三點。
不輕信:不輕信網絡上說的事情 不透露:不透露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 不轉賬:不要輕易給網絡中的陌生人轉賬
雖然網絡中處處有陷阱 但是只要提高警惕 防范風險 還是有法可依的
來源:蕪湖長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