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昨日,又逢重陽,記者從市老齡委辦公室獲悉,截至2019年初,我市60周歲以上老人達76.6萬,占總人口比例為19.5%,老齡化不斷加速。
陪伴父母過重陽
重陽節這一天,許多市民選擇陪老人逛公園,去戶外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其中,赭山公園、天門山、雕塑公園等成為市民青睞的地方。
重陽節選擇帶父母爬山登高,是市民洪曉敏送給父母的重陽節禮物,他昨日帶著父母去赭山公園爬山,實現了重陽節登高望遠的習俗。
“以前沒有陪父母過重陽節,今年還是第一次。”洪曉敏告訴記者,他大學畢業后就留在蘇州工作,至今已經11年了,每年只有過年和國慶的時候帶著孩子回家陪陪父母,其他節日很少回去,覺得對父母愧疚太多。
今年重陽節正好遇到國慶節,本來他準備昨天返程了,可是為了能夠陪父母過重陽節,他特意向公司請了一天假。“開始我也想買點東西送給父母,但是父母說他們衣服和吃的都不缺,我也實在想不出送什么禮物好。”洪曉敏說,“后來一想,干脆帶著父母去公園散散步,爬爬山,鍛煉一下身體,還可以聊聊天。”
來自綠地的許女士,這個重陽節帶著母親來到雕塑公園,中午全家在外聚餐。許女士告訴記者,父母離開自己居住已久的六安來蕪湖幫她照顧孩子,讓她很感動,“老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重新適應一個新地方生活,這里沒有親戚和朋友,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只希望減輕我的負擔。”她希望,能夠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在父母身邊,孝敬父母。
年齡最長老人111歲
“蕪湖市是安徽省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且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地市之一。”據蕪湖市老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初,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76.6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數的19.5%,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60.9萬人。
據介紹,我市的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速,并以每年約3.2%的速度繼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底,我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接近80萬,約占全市人口的20%左右。這些數字和情況表明,我市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深度發展期,呈現出老齡化社會早、老年人口比例高、增速快等特點。
人口高齡化也明顯加速。截至2019年初,全市百歲老人81人,其中女性有64人,男性有17人。這些百歲老人分布在我市各區縣,無為縣和鏡湖區所占比例較大,分別為26人和17人,其中最長者是蕪湖縣的一位111歲的女性老人。
據介紹,目前蕪湖建立普惠型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向全市年滿80周歲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制度規定,凡具有蕪湖市戶籍,年滿8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享受高齡津貼待遇。高齡津貼標準為:80-8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年600元;90-9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年1200元;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3600元。
別讓孤單“陪伴”老人
“在老齡化社會中,不僅老人的生活、醫療等方面需要社會保障,他們的精神狀態同樣需要得到重視。”蕪湖市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王榮說,年輕人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愛老人。往往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家看看父母,而關心也只停留在“老有所養”。其實有時候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贍養”,同時幫助他們培養興趣愛好,更多的與社會接觸。
10月是敬老月,今年10月7日恰逢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法定的“老人節”。記者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獲悉,為進一步營造關愛幫助老年群體、關心支持老齡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蕪湖市將在敬老月和老人節期間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今年的敬老月主題為“孝老愛親,向上向善”,市老齡委對活動安排進行統一部署,系列活動將貫穿整個金秋10月,包括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市離退休老同志書畫攝影剪紙展、祝福百歲老人活動、老人優待項目落實檢查、全市老年棋類比賽等。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的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切實加大對老齡工作的投入,推動系列惠老政策、敬老工程項目的實施,使我市老齡事業取得長足進展。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全面實施;老齡事業基礎設施顯著改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加強;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老年文化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老年人精神文體生活不斷豐富。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