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0年實現我國貧困線以下人口全部脫貧,這既是對全國人民的承諾,也是向全世界人民許下的諾言。從現在到2020年時間不多了,脫貧攻堅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要兌現這個承諾,發展產業是根本保證,也是富民強村的基石。 [url=] ![]() [/url]
安徽省南陵縣煙墩鎮海井村,屬于丘陵地區,由于交通閉塞,土地貧瘠零散,農業經濟發展單一,集體經濟匱乏,2014年被列入貧困村,2016年出列。全村總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96畝、山場面積9800畝,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8戶。近幾年,海井村堅持產業發展為根本,開創了以產業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局面。
因地制宜選項目,荒山上盤活了“茶文章”。
在當前國家對貧困村各項政策扶持激勵下,海井村抓住先行機遇,充分開發荒山,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方面盤活荒山,選準特色產品。如何讓貧困人口“脫真貧、真脫貧”,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海井村深入分析研究,到白茶發源地浙江安吉對白茶生長環境、經濟價值、銷售市場等方面實地調研,調研后感到當地氣候環境比較適合白茶種植,通過市場分析發現白茶在今后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市場,于是海井村決定把經濟價值不高的部分荒山規劃開發,用于白茶種植。當前海井村共種植了400余畝白茶,為確保有一個穩定性經濟增收,還與經營戶簽訂了30年經營權轉包,在轉包期限內可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300余萬元。
另一方面,聚集資源,扶持白茶發展。
由于種植業先期投入成本比較大,雖然經營權進行了轉包,但是完全靠經營者來搞好400余畝白茶的種植和生產,有一定的難度。海井村明白白茶基地是村級示范基地,做好這一產業將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抓手,于是較好地把扶貧政策用到白茶基地的生產經營上,以“戶帶企用、產業帶貧”等形式幫助種植企業籌備資金200余萬元,確保了企業正常生產和規范化運營。現在先期種植的白茶已經有了一定的產量,據經營者所述,今年生產的茶葉除了日常維護人工費、采摘費等生產成本外,已經有了一定的營利。為了更好地做好下一步文章,打出自己的品牌和市場,海井村為白茶取名“海井仙白”,并以這個名字開辟新市場。 [url=] ![]() [/url]
與此同時,突出初衷,幫助村民致富。
海井村建立白茶基地的初衷就是把荒山盤活,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再以此來惠及村民,尤其是使貧困人群穩定脫貧過上幸福的生活。海井村結合近幾年白茶基地生產情況,發現每年在茶葉維護和采摘期間,工人的需求量都比較大,為了帶動貧困戶就業,與白茶基地經營者協商,安排貧困戶以“帶資入股+就業”的形式加入基地進行分紅和務工。目前,全村有8戶貧困戶長期固定在白茶基地務工,其他25戶貧困戶臨時性在基地務工,在白茶基地的帶動下,每年可增加有就業能力貧困戶經濟收入在1000元到8000元之間不等。
創新思路謀發展,田地間種起了“金”菊花
海井村因土地貧瘠以前一直沒有好的產業發展路子,只能祖祖輩輩守著一畝三分地種水稻及常規農作物,但是這只能解決吃飯問題,要改變現狀就要創新思路。
謀求新思想,黨員來帶頭。思想新是發展的源泉,思維廣是發展的動力。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海井村充分發揮黨員和支部的作用,通過溝通和交流把在上海奮斗的青年黨員梁幸福請回家鄉創業種植菊花。梁幸福表示,剛回來時在菊花苗的培育、后期維護管理等方面也遇到不少困難,但每次駐村工作隊都能夠及時與其談心交心,幫助一起分析原因,戰勝困難,現在梁幸福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栽培技術,既是技術員也是管理人員,每年穩定種植面積達50畝以上,與6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簽訂了固定就業協議,帶動100余人次的臨時就業,每年可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帶來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經濟收入,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帶動大家一起致富就是最高興的事。
建設新車間,收入有保障。菊花種植起來了,如何去烘烤加工、包裝、儲存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海井村結合當前種植規模和后期發展需要,深入調研,積極申報扶貧建設項目,獲得扶持資金88萬元,于2018年9月建成1處400余平方米的菊花烘烤加工、包裝、儲存車間,有效解決了菊花存放、烘烤、包裝及干花冷庫儲存的問題。與此同時,還對建成的車間進行30年經營權轉包,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140余萬元。
構筑新渠道,解決銷售難。菊花生產加工之后如何賣出山村、賣個好價錢,既是貧困戶和種植大戶最憂心的問題,也是海井村最需要突破的難題。針對這個問題海井村多方位發力,一是結合當前市場銷售形式經常性上門宣講,鼓勵大家用活當前網絡平臺,用好微信、電商等信息形式推銷售賣產品;二是積極協調選派單位力量,利用辦展會的時機,免費為其申請農產品展位;三是做好企業幫扶貧困戶工作,簽訂銷售協議,搭建起“企幫戶”橋梁。通過這些形式有力拓展了貧困戶和種植大戶生產農產品銷售渠道,解決了賣不出去問題。
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貧困人群過上好日子和小康生活,營造出村興民富的新景象。海井村現在正緊緊抓住產業發展這個核心,精心編制以白茶、菊花、煙葉為主打產品的產業鏈,有效鏈接優質水稻、蔬菜等其他產業的發展,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下一步將逐步打造具有山區特色的鄉村旅游文化,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以產業發展打開致富大門,積極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