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記者昨日從市民生辦獲悉,我市各項民生工程進展良好,全年計劃投入130.18億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入97.76億元,占全年計劃的75.1%。其中,又有部分民生工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惠及眾多群體。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四邊,曾是農村廁所留在人們腦海中的固有印象。這種簡陋的旱廁,不僅給農民生活帶來不便,也嚴重影響了新農村的文明形象。欣慰的是,農村“三大革命”之自然村改廁民生工程解決了農村廁所臟亂差等問題。截至7月底,自然村改廁已完成3.38萬戶,完成率103%。家住三山區保定街道的汪師傅一家就是受益者。沒有改廁之前,汪師傅一家上個廁所又臟又臭,特別是夏天,蚊蟲什么東西都有。通過改廁以后現在非常方便。“上好之后,用水一沖,既干凈又衛生,這是真的給老百姓帶來了方便和實惠。”汪師傅夸贊說。
就在7月,這樣提前完成、為眾多百姓帶來福利的民生工程內容還有一些。“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已建設特色產業扶貧園區89個,完成率100%。技工大省技能培訓工程完成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技能脫貧培訓668人,完成率134%,培訓合格率100%。另外該工程的其它項目進展也較快: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1.28萬人,完成率88.5%,培訓合格率100%;完成新技工系統培養1891人,完成率75.64%,培訓合格率98%;組織實施退役士兵技能培訓1021名,完成率88%,合格率98%;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298人,完成率95.8%,培訓合格率100%。
困難群體最關注的困難人員救助暨困難職工幫扶工程也正按序時進度穩步進行中,其中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機構運行維護、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均實行動態管理,應保盡保,有進有退。截至7月底已保障農村低保人員6.59萬人,累計發放補助資金1.58億元;實際保障農村特困供養對象1.61萬人;全市689名孤兒已全部保障,累計發放補助資金552.4萬元;已救助生活無著人員562人次,其中站內救助507人次,站外救助55人次。另外,已給予4.17萬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累計發放救助資金1894萬元;對4.42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累計發放1588萬元。城鄉醫療救助已資助困難群眾參保16.8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91萬人。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