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清岸綠、景美民樂是大家都很向往的生活,只有綜合整治、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問題。記者4月29日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任務已經確定,共涉及黑臭水體整治、污水管網提質增效、污水處理廠改擴建、老舊小區(qū)雨污分流改造、取水口遷改等多方面內容。
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qū)內,呈現(xiàn)黑色、泛黑色,或散發(fā)出令人感到臭、惡臭的水體統(tǒng)稱。據介紹,前期摸排時我市共有82條黑臭水體,經大力氣整治后,目前已有73條黑臭水體“初見成效”,完成水污染防治國家要求的80%。今年我市將完成板城垾、保興垾、保興垾大富支溝、裕牛塘、沃特明渠、余慶路明渠、二橫崗溝、小江、由坊溝等剩余9條黑臭水體整治,達到“初見成效”目的,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水體不返黑返臭,積極申報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雨污不分流或是分流不到位,大量生活污水便會直排水體,導致水體污染嚴重。老舊小區(qū)改造特別是雨污分流不僅關系到老百姓生活,更關系到黑臭水體是否整治徹底。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計劃對市區(qū)的64個老舊小區(qū)包括雨污分流進行改造,其中鏡湖區(qū)50個、弋江區(qū)12個、鳩江區(qū)2個,目前所有老舊小區(qū)改造已全部完成方案設計評審工作。下一步將組織施工圖審查及招標工作,計劃7月份全面進場施工。
如何處理好污水排放問題、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也是解決水污染的關鍵。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到明年我市將完成市區(qū)污水提質增效主干管網、次支管網及泵站完善工程。其中2019年新建污水主干管約9公里,改擴建污水泵站3座。2020年底前新建污水次支管網約90公里,包括大龍灣片區(qū)共建設污水管網32條,64.75公里。黃山路(清水段)新建污水管道(夢溪路-清水河路,約1.6公里)、利民路污水管道(新建污水管道,鳩江南路至三環(huán)路)。今年我市還將完成多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改擴建,其中,新建大龍灣污水處理廠一期一階段,一期規(guī)模為日處理污水3萬噸,尾水出水排放執(zhí)行一級A排放標準。市區(qū)朱家橋、城南一期、濱江、天門山一期等4座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將現(xiàn)有出水水質一級B標準提高至一級A標準。2020年底前還將完成城南二期、濱江一期二階段、朱家橋三期、天門山等4座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出水標準一級A。今年,市公用事業(yè)管理處將對城東污水處理廠收水區(qū)域管網破損滲漏、近3萬噸污水直排外環(huán)境進行集中整治,力爭10月底前完成整改。
另外,今年我市將繼續(xù)推進多個取水口替代、遷改工程和原水管線遷改工程。其中健康路水廠取水口7月底實現(xiàn)關閉替代,2020年年底實現(xiàn)水廠關停。三山水廠、繁昌蘆南水廠取水口遷改工程將于2020年底遷移至繁昌新港,新建取水頭部。三山水廠原水管線遷改工程將于2020年底新建15公里原水輸水管道。
信息來源: 蕪湖新聞網—蕪湖日報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