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筑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保護價值。記者昨日獲悉,繼公布兩批43處歷史建筑后,市住建局對全市域歷史建筑潛在對象進行了排查摸底,并于6月下旬組織專家評審會進行了評定。根據評定結果,59處建筑被列為新增歷史建筑公示對象,并向社會予以公示。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可在7月30日前,提出意見建議。 記者查看發現,59處建筑分布在5個縣區,建筑類別多樣。有的建筑隨著古城改造已作為商鋪使用,反映了商業街區的發展情況,在蕪湖商業發展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有的建筑是研究皖南傳統民居的重要載體之一,建筑樣式與細部等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有的建筑作為安徽省僅存的、能夠體現近代獄制進步的建筑實物模范監獄中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實物史料價值;有的建筑反映了蕪湖近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在城市發展和建設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有的建筑是重要的歷史人文記憶場所,成為體現蕪湖文化底蘊的一道動人的風景;有的建筑展示了大革命與土地革命、全民族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后各個時期的烈士和英勇壯烈的事跡,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的建筑是構成西河古鎮傳統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有的建筑歷史悠久,整座橋反映了較高的工程技術水平。 具體地址建筑名稱是,鏡湖區:花街三太店;花街東內街交口東北角;花街2、4、6、8、10號商鋪;花街小學;顧家醬坊;南門灣28號、30號商鋪;南門灣12號;南門灣24號;南門灣25號;南正街8號;南正街10號;南正街12號;南正街13號;南正街14號;南正街15號;南正街17號;南正街19號;南正街21號;南正街25號;環城南路北側;官溝沿27號;蕭家巷54、56號;吳宅北側民居;模范監獄女監;模范監獄附屬南樓;老蕪湖一中(科學館);老蕪湖一中(辦公樓);安師大赭山校區教學樓;安師大老圖書館;蕪湖美孚石油公司舊址東側樓;步文亭;迎賓閣;玩鞭亭;志喜亭;接官亭;舒天閣;神山烈士陵園紀念碑。弋江區:石硊糧站。灣沚區:西河上街頭38號(耿玉寶戶);西河古鎮龍門客棧;西河古鎮照虛室;王家義戶;西河上街頭76號;西河上街頭78號;西河上街頭41號;西河上街頭52號;原西河古鎮政府、衛生院;原西河古鎮派出所;崔氏宗祠。繁昌區:梅沖村新屋2;梅沖村老屋48號。南陵縣:黃墓糧油經營部;黃墓老街商鋪;黃墓老街住宅1;汪家老宅;孫氏大學堂;孫世榮住宅;碧溪橋;河下拱橋。 根據剛剛公示結束的《蕪湖市歷史建筑保護圖則(第一、二批)》(征求意見稿)。我市歷史建筑將根據價值、特色及完好程度,按三級進行保護。我市近期(2022-2025 年)將完善歷史建筑掛牌建檔工作;建立日常維護和監管制度;對預警歷史建筑進行修繕,對歷史建筑周邊環境進行初步整治和改造。遠期(2026-2030 年)規劃要點將完成對各歷史建筑的修繕;全面整治歷史建筑周邊環境,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加強歷史建筑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做好展示和宣傳,促進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我市部分歷史建筑已經進行了活化利用,傳播文化。如灣沚區中山路39號宅49號宅、南陵縣王家大屋已改造為城市書房,成為文化打卡新地標;無為市劉氏宗祠通過置入休閑活動、接待展陳等空間,改造成為村民休閑娛樂服務的農民文化大院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大江晚報記者 芮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