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德仁里,公安街-新蕪路,鏡湖區,水泥,111,4。清末,李淑蘭家堂號“德仁”,故名。
262、有恒里,下二街-三街,鏡湖區,水泥,64,2.4。因恒山籍鄭姓商人為表懷鄉之情,故名。
263、阜康里,新橫街-沿河路,鏡湖區,水泥,55,2。解放前,因阜氏婆接生安全,故名。
264、平康里,下二街-三街,鏡湖區,水泥,30,2。清末,因技藝精湛的裁縫免遭搶劫,故名。
265、美仁里,下二街-三街,鏡湖區,水泥,72,2。清末于此設妓院,后雅化故名。
266、集益里,中山路-公安街,鏡湖區,水泥,700,4。清光緒年間,有錢人集資買下此處獻給李鴻章,故名。
267、江漢里,進寶街-交通路,鏡湖區,水泥,130,3。解放前,因湖北會館設此,故名。
268、紹康里,下二街-三街,鏡湖區,水泥,30,2。民國二七年前因康姓人家,故名。
269、扶風里,華興街-牛奶坊,鏡湖區,水泥,240,2.5。解放前,因陜西扶風縣一商人居此,故名。
270、公安巷,公安街-吉祥寺,鏡湖區,水泥,75,3。系公安街派生地名。
271、休養巷,沿河路-新橫街,鏡湖區,水泥,97,3。建國前建巷,因靜故名。
272、南進寶巷,進寶街-華盛街,鏡湖區,水泥,65,3。系進寶街派生地名,因位于進寶街之南,故名。
273、管驛巷,下二街-公安街,鏡湖區,水泥,87,3。清時,為郵遞員驛站,故名。
274、福興巷,新蕪路-交通路,鏡湖區,水泥,86,2。解放前,因私營復興公司,故名。
275、北進寶巷,來龍里-進寶街,鏡湖區,水泥,47,1.4。系進寶街派生地名,位于進寶街之北,故名。
276、接官廳,華盛街-濱江北路,鏡湖區,水泥,78,2。清朝時,在此迎接朝廷大小官員,故名。
277、蔣家院,覺成庵-福興巷,鏡湖區,水泥,40,2。清代蔣姓官人在此建房造院,故名。
278、覺成庵,新蕪路-交通路,鏡湖區,水泥,140,2。舊時因覺成庵堂,故名。
279、曾家塘,新蕪路-交通路,鏡湖區,水泥,487,2。清代曾國藩買塘建房得名。
280、小戲院,新蕪路-曾家塘,鏡湖區,水泥,380,2。民國初年,因該地附近常有人唱小戲,故名。
281、清和坊,中山路-小戲院,鏡湖區,水泥,180,2.3。民國初年,李鴻章之子于此建宅,故名,系雅化地名。
282、寺碼頭,沿河路-公安街,鏡湖區,水泥,167,3。清時,因有座古寺緊靠碼頭,故名。
283、吉祥寺,老橫街-新蕪路,鏡湖區,水泥,204,3。舊時,因寺廟和尚法號“吉祥”,故名。
284、北菜市,下二街-新蕪路,鏡湖區,水泥,186,4。因位于大菜市北,1937年得名。
285、中菜市,德仁里-公安街,鏡湖區,水泥,68,2。1917年得名,因此處為蔬菜集散地,故名。
286、北菜市后,公安街-北菜市,鏡湖區,水泥,50,3。北菜市派生地名,位于北菜市東(后),故名。
287、雄觀江聲巷,馬家巷-吉和南路,鏡湖區,水泥,73,2。舊時,因蕪湖八景之一雄觀江聲處在此,故名。
288、傅家院,吉和南路-石頭路,鏡湖區,水泥,73,3。原名旭臨園巷,1954年因傅姓得名。
289、三新池巷,吉和南路-宿松巷,鏡湖區,水泥,35,2.5。因有合股“三江浴室”1952年改“江”為“新”,故名。
290、長安里,八角亭-吉和南路,鏡湖區,水泥,118,2。清光緒年間,因廣東籍李祥清公寓建此而得名。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