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高城坂,楊子山-黃山路口,鏡湖區,水泥,416,6。因地勢東低西高,靠近老城口得名。1926年始名至今。
182、雞毛山,環城北路-北塘正街,鏡湖區,水泥,100,2。因原舊縣老城北面一座荒山草似雞毛得名。
183、北壇后街西巷,北壇后街16號-黃山中路,鏡湖區,水泥。230,2.4。為北壇后街派生地名,因位于北壇后街西側得名。1990年1月4日市府字〔90〕003號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
184、九蓮塘南巷,北壇正街(縫紉機廠)-環城北路,鏡湖區,水泥,145,2.6。系九蓮塘派生地名,位于九蓮塘南側單一巷道得名。原屬九蓮塘,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85、楊子山趙家村,原鏡湖區中部-楊子山,鏡湖區,水泥。原為高壟行政村趙家村。因環楊子山北側,取楊子山、趙家村兩地得名。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86、牛車巷,黃山中路-九華中路,鏡湖區,水泥,8,1。原是農田,靠牛車車水灌溉,故名。1921年得名。
187、后家山西巷,后家山34號-張家山圍墻,鏡湖區,水泥,160,3.5。系后家山派生地名,因位于后家山西巷得名。原屬后家山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88、后家山頭,高城坂-后家山,鏡湖區,水泥,1500,3。因位于后家山高處的頂部得名。原屬后家山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89、后家山西一巷,營盤山路171-173號 張家山圍墻-鏡湖區,水泥,170,3。原屬曹家山居民區,因與后家山毗鄰,位于后家山西第一通道而得名。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0、后家山西二巷,營盤山路159-161號-張家山圍墻,鏡湖區,水泥,145,4。原屬曹家山居民區,因與后家山毗鄰,位于后家山西第二通道而得名。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1、后家山,營盤山路195-197號-陡門山終點,鏡湖區,水泥,190,3。因姓氏得名。原屬后家山居民區,后形成若干巷道,分別命名,將中心部位更名為后家山。(《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市府字〔90〕003號)。
192、薛家山,營盤山路-陡門山,鏡湖區,水泥,1000,2。清朝時,姓薛的做了大官而得名。1980年第一批地名普查時劃為陡門山,1990年1月恢復原名(《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市府字〔90〕003號)。
193、洗布山,市一中圍墻-營盤山路,鏡湖區,水泥,350,3。1880年,貧民在此從事洗 、曬布得名至今。
194、泗水園東巷,康復路133-135號-楊子山,鏡湖區,水泥,240,3。系泗水園派生地名,位于泗水園東得名。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5、泗水園西巷,泗水園入口處-鏡湖五金廠,鏡湖區,水泥,296,2.5。系泗水園派生地名,位于泗水園西得名。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6、泗水園北巷,高城坂-泗水園西巷,鏡湖區,水泥,120,2.5。系泗水園派生地名,位于泗水園北得名。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7、泗水園一弄,泗水園24號-泗水園,鏡湖區,水泥,170,2。系接通泗水園的第一通道,按序號得名,系泗水園派生地名。 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8、泗水園二弄,泗水園26號-泗水園東巷,鏡湖區,水泥。170,2.5。系接通泗水園的第二通道,按序號得名,系泗水園派生地名。 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199、泗水園三弄,泗水園19號-泗水園東巷,鏡湖區,水泥,170,2。系接通泗水園的第三通道,按序號得名,系泗水園派生地名。原屬泗水園居民區,1990年1月始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200、泗水園,康復路179號-楊子山,鏡湖區,水泥,250,3.5。原屬泗水園居民區,后形成若干巷道,分別命名更名,將中心部位更名為泗水園(屬巷類)。1990年1月更名至今(市府字〔90〕003號《市政府關于第七批地名命名更名的通知》。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