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蕪湖鬧市的江南園林,變了!
蕪湖市中心,隱藏著一座別致的江南園林——翠明園,這里承載著蕪湖人的記憶,直到今天,仍是人們頗為青睞的去處。今年,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市城管局園林處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景觀提升,使得這座江南園林重煥生機。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32.jpg (350.25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翠明園”三個大字為無為籍著名書法家、前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愷帆所書。
翠明園,坐落在大赭山的西麓,園址原為一片荒蕪沼澤地,1982年籌建,于1983年10月1日建成開放。全園面積10.8畝,延山引水,風景別致。后倚赭山,右接鐵山,前為鳳凰山,三山環抱,綠蔭掩映,景色優美,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仿古園林。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34.jpg (123.06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翠明園內古風古韻的園林風格顯著,穿著漢服在園中行走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感。樹影婆娑、光影斑駁,亭臺軒榭構成一幅園林山水畫,傳統服飾和傳統建筑交相呼應,濃厚的古典氣息撲面而來。”就讀于安徽師范大學的周同學上周剛在翠明園拍過一組漢服寫真,對于園內古色古香的廊亭軒榭,她如此評價道。她告訴記者,周末來翠明園拍照時,她發現這座江南園林的游客絡繹不絕,“不僅有來拍漢服的,還有拍婚紗照的。”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35.jpg (168.73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周同學看到的正是翠明園出新提升后的效果。4月12日,大江資訊記者也前往一探究竟。初入園,園內墻壁上有板書“探碧”二字,園內整體用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的灰瓦白墻分隔,巧妙運用花墻和連廊,使園林顯得層次多,景致深。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37.jpg (159.19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38.jpg (274.46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翠明園園景主要以荷花池為中心而設,池東邊有泉水叮咚流淌,注入池內,池南邊建有千姿百態的假山,有多條小徑可以攀登至山頂,假山下有兩三處石澗,可供游人穿越,荷花池上建有曲橋,穿梭其間,意趣盎然。園內的建筑特色鮮明,無論軒、亭、廊、橋,均精巧玲瓏、古色古香。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40.jpg (240.13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41.jpg (254.15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其中的“映壑”建于園內小湖的西岸,在今年已提升改名為“翠明棋舍”,如今內部擺滿了棋桌,可供游客下棋休憩。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43.jpg (164.6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44.jpg (154.63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市城管局園林處相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今年以來,園林部門對翠明園進行了一系列的景觀提升,不僅增設了棋舍,還補種了綠化植被,增種了一片毛竹林,同時對園內的廊亭和墻瓦進行了出新,進一步提高了園林的景觀品質,此外還對園林內部的水池和環境進行常態化養護管理,確保這座江南園林鬧中取靜、整潔閑適。
微信圖片_20230415115546.jpg (235.08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4-15 11:56 上傳
來源 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