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龍山路(鞍山北路),九華北路-長江北路,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龍頭山而得名。原暫用名鞍山北路,2000年11月命名為龍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42、鞍山路(鞍山南路),九華北路(大圣鋪)-長江北路,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馬鞍山而得名。原暫用名鞍山南路,2000年11月命名為鞍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43、利民西路(利民路),九華南路-濱江南路,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原名利民路,2002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將利民路分為利民東路、西路。
44、利民東路(利民路),蕪鋼廠-九華南路,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原名利民路,2002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將利民路分為利民東路、西路。
45、營盤山路(東郊路),北京東路-神山口,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因營盤山而得名。始名東郊路,因位于老城區東郊而得名1954年筑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為營盤山路。
46、峨山路,馬飲立交橋南-澛港大橋,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8342,6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峨山而得名。原名蕪繁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為峨山路。
47、浮山路(弋江路),漳河路-長江邊,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1834,24。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原名弋江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為浮山路。
48、迎客松大道,蕪石路-九華南路,弋江區,水泥,一般道路。原暫用名迎客松大道,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正式命名。
49、神山路,神山公園-弋江北路,鏡湖區,水泥,一般道路。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原暫用名神山大道,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命名為神山路。
50、水陽江路,赤鑄山東路-武夷山路,鳩江區,水泥,主要道路。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原名蓮塘路,2000年12月市地名委員會在蕪湖日報公告更名。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