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城池,都曾有過城墻,駐守一方土地,護佑子民萬千。如今,它們隨著城市的發展,有的被修復加固,有的被重新建起,融合文化、商業、時尚等元素,在功能上逐漸豐富,在空間上更加開放,讓城墻成為了城市獨特的名片。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23.png (774.29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蕪湖民生網早前拍攝
宣春門盛大開放
2023年1月15日,宣春門正式開放。巨幅春聯懸于城樓之上,燈火通明、一派熱鬧喜慶的新年氛圍~“樓臺森列壯懷江左,煙火萬家氣象宣春”時隔數年,宣春門的霸氣并不弱于舊時~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27.png (247.62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示意圖
沾滿了一城煙火,珍守著古老的記憶,城墻從未走遠,仍在延續的時代印記。宣春門的古韻氣質依舊留存,高大厚重的城墻威嚴莊重。蕪湖古城再添打卡新地標~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28.png (1.04 M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示意圖
駐足城樓,環顧四周,滿眼都是古建筑與現代建筑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十分壯觀。現場實地觀光更有震撼之感!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06.png (1001.45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示意圖
上等優質磚木材料建造門樓,城樓和城墻為收藏的古城墻磚借助水泥壘砌而成,視覺厚重堅實;整個城樓高大雄偉,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窗欞、大門都是精工細作而成,做工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19.png (966.04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示意圖
明嘉靖年間,倭寇竄犯內地,搶掠燒殺引起朝廷重視并決定建城。萬歷九年,建成后的蕪湖城垣周圍五里,高三丈,又有獨樓城門四座:東宣春門,南長虹門,西弼賦門,北來鳳門。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558.png (361.3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其中,關于東宣春門的由來,《輿地紀略》中曾記載:宣春城在蕪湖,這可能是蕪湖最古老的城名之一。故明代萬歷年間,蕪湖興建城垣時,將古城的正東門命名為“宣春門”。
微信圖片_20230114180603.png (157.95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4 18:07 上傳
又有史書記載,城門的命名既要讀之抑揚清朗,書之莊重典雅,品之意味深長,又要符合文王八卦的方位與卦象。正東門,因位于震卦,《說卦傳》:“震,動也。”《易》:“萬物出乎震。”萬物萌生,春天伊始,故取名“宣春門”。與“紫氣東來、萬象新生”的風水之說不謀而合。
到了民國初期,蕪湖古城墻被拆除,拓為環城馬路,宣春門也在此列。曾經的歷史并不止步于蕪湖人的記憶中,宣春門將迎來新的篇章與機遇!
綜合整理自蕪湖古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