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快要過去,這一年隨著暖民心行動的開展,蕪湖出現了很多新氣象,市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變化,隨處可見的快樂健身“打卡點”就是其中之一。
家住長江長小區(qū)的朱先生喜歡去十里江灣公園散步,以前家門口的防洪墻上沒有健身步道,想要跑步,他需要再往南去,或往北前往沿河路。今年10月份,一條長1.55公里的連通健身步道建成,北邊接著沿河路,南邊連著十里江灣原有的5公里健身步道。“我喜歡長跑,一次能跑七八公里,現在整個十里江灣的步道串在一起,鍛煉更加方便了。”朱先生說。
1.jpg (136.18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據了解,原有的南沿河路和十里江灣公園兩條健身步道聯(lián)通,形成了以11公里健身步道為主線,環(huán)繞半個弋江區(qū)城區(qū),串聯(lián)起10余處體育設施、健身點位的體育文化綜合廊道,成為廣大群眾健身、鍛煉和休閑的新打卡點。
截至目前,全市現已建成健身步道43公里。
2.jpg (356.15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雕塑公園步道。鄭遠/攝
健身場所、健身設施維修、改造、提升和配建,也給人們隨時隨地實現快樂健身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弋江嘉園一期不久前新修建完成一個多功能運動場,既有傳統(tǒng)的健身器材,也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和乒乓球場地,還有兒童游樂設施,整個運動場平坦開闊,還提供了很多長條座椅供人們休憩。每天,附近很多居民前來休閑,雖建成沒多久,卻已然成為廣受歡迎的健身好去處。
3.jpg (213.64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弋江嘉園一期的多功能運動場。李賈/攝
記者了解到,根據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方案,市體育局已組織對全市居住小區(qū)、行政村內的健身設施器材進行全面摸底,制定計劃,全年對全市483處小區(qū)、行政村內的健身設施進行了維修、提升、改造和新配建,基本實現居住小區(qū)、行政村內健身設施全覆蓋,并確保了設施器材的完好率。使群眾不出小區(qū)即可滿足基本的健身需求,夯實了“5-10分鐘健身圈”的基礎。
4.jpg (252.3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除了居(村)民住地健身設施的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的體育設施建設也不斷鋪開。通過向城市綠地、立交橋下等城市公共空間的邊角地要空間,因地制宜地開展“口袋體育公園”建設、兒童運動場、五人制籃球場、足球場等進一步增加城市空間的利用率,為群眾健身提供更多空間。
5.jpg (285.61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蕪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豐富多彩,為群眾參與健身提供更多的舞臺和平臺。今年以來,全市組織了新年登高、健身氣功展示等千人以上大型健身賽事活動10余場;組織全市300余名健身群眾和愛好者參加了安徽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群體部十二個項目的比賽,取得金牌7枚。繁昌區(qū)、灣沚區(qū)先后舉辦了區(qū)級全民健身運動會,南陵縣、鏡湖區(qū)、鳩江區(qū)先后組織社區(qū)運動會。全市共計組織各類健身賽事活動500余場(次),共計有超過60萬人次的群眾參加。
6.jpg (128.05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8 08:55 上傳
為讓群眾更好參加到運動健身中,今年市體育局還牽頭發(fā)動全市各級各類體育協(xié)會組織、體育場館開展各種體育健身項目的技能培訓。上半年,全市各縣市區(qū)已開展各類體育健身技能培訓超過210場(次),服務群眾15.73余萬人。組織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600余名。目前,我市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9000余名,其中,國家級33名,一級1698名,人均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超過千分之二。
快樂健身暖民心行動,讓有山有水有文化的蕪湖活力四射,群眾滿意度美譽度大大提升。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