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主動作為,開拓進取,水利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重大水利項目——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6月30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重要支流治理——青弋江治理工程、裕溪河治理工程以及牛屯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大型排澇泵站——峨溪河排洪新站、澛港站、鳳凰頸新站、保安站等工程已投入使用。這是記者11月30日從蕪湖市水務局的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近年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一批高質量的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并發揮效益,全市綜合防洪減災能力明顯增強,抗擊水旱災害取得重大勝利,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撐與保障。 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方面,截至11月底,全市水利建設共落實投資32.5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1.47億元,投資完成率96.8%,比去年同期增長58.3%。其中省級以上投資項目累計下達投資計劃12.21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98億元,投資完成率98.1%。另外,在2020年大水后,我市迅速啟動謀劃新一輪水利薄弱環節治理項目,規劃的項目基本納入全省《城鄉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建議書》,超前謀劃、狠抓規劃和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其中,安徽省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在我市境內主要包括繁昌江堤、麻風圩江堤、蕪當江堤、無為大堤和主城區內河防洪圈堤,堤防全長327.1公里,其中江堤長198.5公里,通江河堤長128.6公里,項目擬提升由麻風圩、荊山圩、三連圩及埭南圩堤防組成的新城南圩和蕪當江堤(蕪湖段)整體至1級堤防;提升繁昌江堤為2級堤防,有效提升我市整體防洪能力。 明年我市將陸續開工建設蕪湖市竹港泵站、鏡湖區方塘排澇站、繁昌區東大閘排澇泵站、灣沚區小河口泵站、灣沚區南湖二站、三山區雙龍口泵站、無為市西都站等7座長江流域易澇區排澇泵站。按照系統治理的要求,新開工建設花渡河、黃滸河、荊山河、漳河、永安河、湯泊河等8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上述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此外,還將加快推進長江蕪湖河段整治工程建設,持續推進黃滸河上游治理等中小河流治理及小壩咀站等易澇區泵站等續建項目建設,工程總投資約10億元。 大江晚報記者 吳安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