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日報記者 承孝安 程中玉)日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2年我市藥品安全情況。我市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抓監管、保安全、優服務,全市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 督促零售藥店在“省購藥系統”做好數據上傳,共完成七類藥品購藥信息登記771萬余條、新冠抗原檢測試劑568條,為服務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開展疫苗專項檢查行動,定期分析疫苗安全風險防控形勢,已完成對全市疾控中心和疫苗接種單位的監督檢查。扎實推進藥械化不良反應監測工作,超前完成全年藥械化監測目標。有序推進藥械化抽樣檢驗,完成藥械化抽樣640批次、檢驗570批次。以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為主線,先后開展醫療器械隱患排查、兒童化妝品等專項整治,共檢查藥品零售連鎖總部14家次,藥品零售企業2554家次,醫療機構556家次,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542家次,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36家次,兒童化妝品經營企業391家次,并對檢查的全部問題追蹤核查閉環處置。 以案件查辦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1—10月,共辦理藥械化案件429件,其中藥品207件,醫療械器71件,化妝品151件,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1份,罰沒款合計115.69萬元。 制定醫療器械“三協三聯”監管機制,推動監督檢查小閉環、稽查執法大閉環,目前共開展聯合檢查19家次,責令整改17家次,發現案件線索2起,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在全省試點推進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類分級監督管理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建立風險會商制度,明確市、縣、所、網格員監管職責,定期歸集醫療器械安全風險信息并召開會商會,建立健全分層分級監管體系和研判機制。持續推進醫療器械“521”監管創新措施,免除210余家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的連鎖藥店年度自查報告的提交任務,減輕1181家藥店配備質量管理人員的負擔。 聯合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建立藥品監管行刑銜接三方合作機制,建立完善聯席會議制度、規范案件移送處理機制等,全力保障涉刑藥品檢驗檢測綠色通道高效運行。同時,全面踐行藥品執法檢驗檢測綠色通道的相關規定,開展違法產品認定,打通行刑銜接的“最后一公里”。 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手段,印發《全面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將“藥品零售及醫療器械經營等事項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納入常態化網格監管事項清單,并推出“2+1”執法模式,切實優化網格成員結構及比例,以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在全省率先建立多部門特殊藥品監管聯合工作機制,由“獨立查”向“聯合查”轉變,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執法力度最大化,推動形成藥品監管全市一盤棋格局。 在加強隊伍建設方面,組建蕪湖市藥械化檢查員庫、特殊藥品監管、藥品安全科普宣傳和藥品應急管理等專家庫,為推進藥品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匯聚專家資源。舉辦全市市場監管所所長培訓班,對藥械化安全監管、執法辦案等工作實務進行系統、深入地講解授課。 在擴大科普宣傳方面,積極開展“藥品科技活動周”“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共接受群眾咨詢3300余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9700余份。
|